[发明专利]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7502.2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书秀;张壮志;孙娟;李霞;刘学迁;潘金华;赵楠;王青岩;李晓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R1/89 |
代理公司: | 烟台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58 | 代理人: | 李慧 |
地址: | 26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藻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行业,具体是为了培养养殖饲料所使用的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将分离纯化所得的舟形藻及谷皮菱形藻以一定的细胞密度接种至液体F培养基中,将循环泵放于其中,进行间歇性循环,即间隔2小时循环10分钟,改良后的F培养基配方如下:NaNO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行业,具体是为了培养养殖饲料所使用的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海洋底栖硅藻是鲍鱼、海参及海胆等名贵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的重要饵料,培养充足的优质底栖硅藻是人工育苗生产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底栖硅藻生活方式的特异性,无法与浮游微藻一样进行悬浮静置培养。目前,生产上所使用底栖硅藻饵料一般都是从当地海域大型海藻上采集的天然混合底栖硅藻,直接投在有附着基的养殖池中进行继代培养,从而导致了杂质多,密度有限且容易带入敌害生物或其他竞争藻类甚至是有毒微藻。因此,有必要在将底栖硅藻藻种投入到育苗池中之前,采用适当的培养方法将已经筛选出的优良底栖硅藻藻种培养到一定密度,这样既保证了藻种的生长优势,又能预防杂藻污染。本方法操作简单,培养周期短,节约成本和劳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发明的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其特征是:将分离纯化所得的舟形藻及谷皮菱形藻以一定的细胞密度接种至液体F培养基中,将循环泵放于其中,进行间歇性循环,即间隔2小时循环10分钟,这样即可保证底栖硅藻以单细胞状态存在,又可保证底栖硅藻在培养基中均匀分布,悬浮生长。
本发明一种底栖硅藻培养方法,其特征是:改良后的F培养基配方如下:NaNO
微量元素溶液母液:1mL;维生素溶液母液:1mL;纯水:1000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7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