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烧炉二次燃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7679.2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姚舜;姚志勇;程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舜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801 山西省晋中***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二次 方法 | ||
所属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烧炉二次燃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燃烧炉特别是锅炉都是一次燃烧,在一次燃烧设计的燃烧炉中,如果发生二次燃烧,一般属于故障;有的有二次燃烧的设计,主要思路是从增加烟尘中的含氧量以便促使烟尘尽可能多的燃烧。本发明主要是为了解决一般燃烧炉燃烧不充分而导致的烟尘污染和能源浪费,特别是经过本发明的二次燃烧后,烟尘中的微粒被汽化的易燃物充分包裹,因而得以充分燃烧,达到了净化烟尘的目的。适合所有燃烧炉(包括锅炉)以及燃烧炉的烟尘净化,如民用锅炉、工业锅炉、发电厂燃烧炉、垃圾焚烧炉、舰船锅炉、航母锅炉等的烟尘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燃烧炉烟道里串联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将烟道分为前置烟道和后置烟道,前置烟道引入易燃物,被高温汽化的易燃物与前置烟道里的烟尘充分混合,进入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中还引入含氧气体,二次燃烧室里还设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将烟尘、汽化的易燃物和含氧气体的混合物点燃燃烧,于是得到净化气体从后置烟道排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燃烧炉的烟道靠前端设置有易燃物入口,易燃物入口之后设置有二次燃烧室,易燃物入口到二次燃烧室之间为前置烟道,二次燃烧室之后到烟道末端为后置烟道,前置烟道上有搅混装置,二次燃烧室上有含氧气体引入口,二次燃烧室内还有点火装置;燃烧炉内燃烧物燃烧后的烟尘首先通过前置烟道向后置烟道运行,前置烟道上的易燃物入口被推送入易燃物,易燃物在前置烟道内由于高温被汽化,成为雾状易燃物,雾状易燃物与前置烟道内的烟尘相遇,被前置烟道中的搅混装置充分搅混并进入二次燃烧室,二次燃烧室上又有含氧气体引入口引入含氧气体,于是,在二次燃烧室内,烟尘、汽化易燃物、含氧气体充分混合并被点火装置点燃,由于汽化后的易燃物将烟尘微粒充分包裹,所以二次燃烧室内的烟尘得以充分燃烧,燃烧后进入后置烟道的气体基本上成为洁净的净化气体从烟道末端口排出,二次燃烧室产生的热能通过热能交换装置加以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串联在烟道中的二次燃烧室里的二次燃烧,将烟道里的烟尘微粒充分燃烧,使其成为比较洁净的气体排出,既净化了烟尘,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效率高,构造简单,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1是用引入空气对前置烟道烟尘降温的二次燃烧示意图。
图2是用引入降温水对前置烟道烟尘降温的二次燃烧示意图。
图3是易燃物在前置烟道内设置示意图。
图4是降温水在前置烟道内的喷淋降温示意图。
图5是前置烟道内设置有网状隔层的示意图。
图6是网孔状隔层平面示意图。
图中,1.燃烧炉,2.烟道,3.易燃物入口,4.二次燃烧室,5.前置烟道,6.后置烟道,7.搅混装置,8.含氧气体引入口,9.点火装置,10.烟尘,11.易燃物,12.汽化易燃物,13.含氧气体,14.净化气体,15.烟道末端口,16,温度调节装置,17,燃料喷头,18,调温装置,19,降温水,20,降温水入口,21降温水出口,22,水喷头,23,降温气体,降温气体入口24,网孔状隔层(25)。
具体实施方式:
在燃烧炉1的烟道2靠前端设置有易燃物入口3,易燃物入口3之后设置有二次燃烧室4,易燃物入口3到二次燃烧室4之间为前置烟道5,二次燃烧室4之后到烟道末端为后置烟道6,前置烟道5上有搅混装置7,二次燃烧室4上有含氧气体引入口8,二次燃烧室4内还有点火装置9;燃烧炉1内燃烧物燃烧后的烟尘10首先通过前置烟道5向后置烟道6运行,前置烟道5上的易燃物入口3被推送入易燃物11,易燃物11在前置烟道5内由于高温被汽化,成为汽化易燃物12,汽化易燃物12与前置烟道5内的烟尘10相遇,被前置烟道5中的搅混装置7充分搅混并进入二次燃烧室4,二次燃烧室4上又有含氧气体引入口8引入含氧气体13,于是,在二次燃烧室4内,烟尘10、汽化易燃物12、含氧气体13充分混合并被点火装置9点燃,由于汽化后的易燃物将烟尘微粒充分包裹,所以二次燃烧室4内的烟尘10得以充分燃烧,燃烧后进入后置烟道6的气体基本上为比较洁净的净化气体14从烟道末端口15排出,二次燃烧室4产生的热能通过热能交换装置加以利用。搅混装置7一般优选扇叶旋转的方式。含氧气体13一般优选大自然空气。
所述烟道2内设置有温度调节装置16,温度调节装置16将烟道2内的烟尘10温度调整到合适温度;温度调节装置16可以设置在前置烟道5内,也可以设置在后置烟道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舜,未经姚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7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