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副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8334.9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03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姜秉求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09 | 分类号: | B62D21/09;B62D21/10;B62D21/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韩烁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副车架,其可以包括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具有设置在上部板与下部板之间的蜂窝结构从而保证副车架的整体刚度,所述增强构件额外设置在副车架中从而保证副车架的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副车架,更具体地涉及具有出色的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以及整体刚度的车辆副车架。
背景技术
通常地,小型车辆使用麦弗逊型悬架。所述悬架包括用于连接转向节臂的上侧和车身的支柱杆,设置于支柱杆的弹簧,沿车辆宽度方向设置在悬架的上部的转向齿轮箱、稳定杆等,设置在悬架的前部和后部处的下方臂,以及连接至转向节臂下侧的副车架。
副车架被构造成支撑例如为转向系统、变速器和发动机的构件,从而减少振动和噪声,并且增加车身刚度。
副车架包括具有上部板和下部板的主体,所述上部板和下部板彼此可脱离地联接,并且悬架臂安装至主体的两侧端部。副车架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刚度,这是因为副车架支撑齿轮箱、多个连杆、包括稳定器的底盘构件、以及发动机,并且副车架还必须具有抵抗转矩和弯曲的稳固结构,这是因为副车架连接至车身从而用作车架。
然而,这种常规的副车架难以具有足够的刚度,这是因为其仅包括彼此联接的上部板和下部板。即使考虑刚度来设计副车架,但是在设计常规副车架时仍没有考虑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
公开于本发明的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副车架,所述车辆副车架具有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以及整体刚度。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车辆副车架包括上部板和联接在上部板的下方的下部板,所述车辆副车架进一步包括: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设置在上部板与下部板之间并且具有蜂窝结构,在该蜂窝结构中连续堆叠具有预定样式的柱体。
所述增强构件可包括第一蜂窝构件,所述第一蜂窝构件形成为覆盖下部板的整个上表面,并且在第一蜂窝构件中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堆叠柱体并且柱体在下部板上直立。
所述增强构件的第一蜂窝构件可具有向下凹陷的中心部。
所述增强构件可包括多个第二蜂窝构件,所述第二蜂窝构件设置在下部板的两侧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第二蜂窝构件中在竖直方向上堆叠柱体。
所述下部板可设置有多个安装支架;并且当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成穿过下部板时,所述第二蜂窝构件围绕安装支架。
所述第二蜂窝构件可设置成在下部板的前后方向上在下部板的两侧处通过第一蜂窝构件。
所述增强构件可包括第三蜂窝构件,所述第三蜂窝构件设置在下部板的前部和后部处并横向延伸,在第三蜂窝构件中在竖直方向上堆叠柱体。
所述第三蜂窝构件可设置成横向通过设置在下部板的前部和后部的第一蜂窝构件。
所述第二蜂窝构件可设置在下部板的上部,并且所述第三蜂窝构件可设置在上部板的下部,第二蜂窝构件与第三蜂窝构件交叉。
所述上部板和所述下部板可包含钢材料,所述增强构件可包含塑料材料。
正如通过上述描述清楚的,由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车辆副车架包括增强构件,所述增强构件具有蜂窝结构并且设置在上部板与下部板之间,保证了副车架的整体刚度。
此外,增强构件可以额外设置于副车架从而保证副车架的抗扭强度和抗弯强度。由于增强构件包含塑料材料从而减轻其重量,因而能够将副车架最佳地应用于车辆。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纵四横”铝合金车架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分级撕裂式车身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