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刷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8454.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洋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刷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具体是指一种防尘刷卡器。
背景技术
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交流充电桩是安装在电动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车车载充电机提供交流电源的供电装置,同时具备计量计费功能;直流充电桩是固定安装在电动车外、与交流电网连接,为电动车动力电池提供小功率直流电源的供电装置,直流充电桩具有充电机功能,可以实时监视并控制被充电电池状态,同时,直流充电桩可以对充电电量进行计量。但是,现有的充电桩,使用刷卡充电的已经很成熟了,但是,大部分的设计就是直接将信号感应器设置在控制面板上,且处于充电桩的内腔,由于控制面板整体密封,导致屏蔽的现象发生,在刷卡时,不易感应到内部的信号感应器,导致充电时产生很多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尘刷卡器,避免信号感应器出现屏蔽现象,提高充电桩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尘刷卡器,包括安装在充电桩上的面板,在所述面板的内部固定有支撑柱,支撑柱的端部铰链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有半椭圆状的底圈,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下压杆,下压杆的端部贯穿面板且凸出于面板的上表面,在底圈上沿其圆周设置有多个凸起,在凸起的顶端安装有感应器,在面板的内表面上开有与感应器相配合的盲孔,当电动车进行刷卡充电时,底圈与面板的位置被配置为,手动触动下压杆,底圈上移,位于凸起顶端的感应器上移至盲孔内。通常的刷卡感应器与控制面板一起整体密闭在充电桩的内部,很容易出现屏蔽现象,进而导致刷卡感应不到,无法完成充电;本发明在面板上除正常设置的刷卡区外,还安装有应急刷卡辅助结构,即将感应器安装在凸起的顶端,当发生屏蔽现象时,手动触动下压杆,使得连杆以支撑柱顶端为中心向下移动,同时与连杆连接的底圈上升,使得感应器上升至面板内表面上开设的盲孔内,缩短卡片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增强感应强度;并且底圈为半椭圆状,多个感应器沿其圆周固定安装,可将感应区内的各部分完全覆盖,保证充电刷卡的正常进行。
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面板内部,弹簧另一端与连杆的底端连接。在下压杆下移时,底圈上升,一旦下压杆下移过快就会导致凸起上的感应器上升过猛,导致感应器直接与盲孔的底部发生碰撞,造成感应器的损伤;本发明在连杆的底部安装有弹簧,下压杆下移时弹簧被压缩,在弹簧回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将下压杆的瞬时冲量缓冲,防止下压杆过度下移而导致感应器受损。
多个所述感应器等距间隔设置在底圈上。多个感应器等距间隔设置在底圈上,使得整个感应区内的磁感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刷卡时感应区的某一处上出现感应不上进而导致刷卡失败,提高充电桩的刷卡稳定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当发生屏蔽现象时,手动触动下压杆,使得连杆以支撑柱顶端为中心向下移动,同时与连杆连接的底圈上升,使得感应器上升至面板内表面上开设的盲孔内,缩短卡片与感应器之间的距离,增强感应强度;并且底圈为半椭圆状,多个感应器沿其圆周固定安装,可将感应区内的各部分完全覆盖,保证充电刷卡的正常进行;
2、本发明在连杆的底部安装有弹簧,下压杆下移时弹簧被压缩,在弹簧回复形变时产生的弹力将下压杆的瞬时冲量缓冲,防止下压杆过度下移而导致感应器受损;
3、本发明的多个感应器等距间隔设置在底圈上,使得整个感应区内的磁感分布均匀,避免出现刷卡时感应区的某一处上出现感应不上进而导致刷卡失败,提高充电桩的刷卡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面板的截面图;
图3为底圈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面板、2-下压杆、3-感应区、4-弹簧、5-盲孔、6-感应器、7-底圈、8-支撑柱、9-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洋,未经周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84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材料零件结构层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