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9640.4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明;周华民;胡诗尧;张云;黄志高;李德群;陈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B13/06;B29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6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备 透明 器件 注塑 成形 方法 | ||
1.一种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包括:
将长链形高分子材料制成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高分子材料;
获取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流转化温度;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0.5℃,所述粘流转化温度是160℃;
依据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所述粘流转化温度,获取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温度;所述加工温度是110.5℃ˉ160℃,所述加工温度在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高弹态温度范围内;
对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依据所述加工温度,对所述干燥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塑化;对所述塑化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填充;
对所述填充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冷却;
将所述冷却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脱模,以制成所述透明器件;
其中,在塑化过程中,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在受到剪切力作用时,始终保持纳米微球的结构,不会出现高分子长链沿着剪切力的方向规则排布。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流转化温度包括:
依据差示扫描量热法,获取所述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流转化温度。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和所述粘流转化温度,获取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温度包括:
所述加工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
4.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工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粘流转化温度。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包括:
将所述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装入料斗中,对所述装入料斗中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所述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
6.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加工温度,对所述干燥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塑化包括:
对所述装入料斗中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合模;
将所述合模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塑化。
7.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塑化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填充包括:
将所述塑化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装入填充型腔,使所述填充型腔的填充范围在80%到90%;
对所述装入填充型腔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保压,使所述填充型腔填充到100%。
8.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备透明器件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填充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冷却包括:
依据标准温度,对所述填充后的纳米微球结构高分子材料进行降温;
其中,所述标准温度大于或等于30℃,且所述标准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玻璃化转变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96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