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RGB灯的配色校准系统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839.9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褚晓荣;王侠;沈锦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刘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通量 三色光 配色 检测设备 校准系统 终端设备 脉冲宽度调制PWM 占空比 校准 发射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GB灯的配色校准系统与方法,包括:RGB灯设备、用于控制所述RGB灯设备按照额定最大光通量发射三色光的终端设备,以及用于检测所述RGB灯设备发出的三色光的实际最大光通量的检测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RGB灯设备和所述检测设备连接;所述RGB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最大光通量和所述额定最大光通量确定所述三色光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占空比,实现对RGB灯设备的光通量的准确校准,确保每个RGB灯的色彩和亮度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RGB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RGB灯的配色校准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丰富多彩,人们对灯光以及灯光色彩的需求日益多种多样,在实际生活、工作、娱乐、庆祝、演出、宴会、聚会等多种场合中,人们不仅需要单一的环境色彩,人们更多的是需要多种多样五颜六色的环境氛围。为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彩色灯及其技术不断发展。常见的彩灯是由红色(Red)、绿色(Green)、蓝色(Blue)三种颜色混合而得到的,由红色、绿色、蓝色三种颜色混合得到的彩灯,常被称为RGB灯。RGB三原色形成的色彩系统,几乎包括了人类视力所能感知的所有颜色,是目前运用最广的颜色系统之一。通过将RGB三原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和强弱进行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
在当前的彩灯配制中,通常是根据已知的色彩RGB配制参数来设置彩灯的颜色,但是对于每个彩灯,在其实际发光时,每个彩灯的R、G、B三色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等实际值与其理论值是有差异的,而每个发光元件的微小的差异又是难以避免和各不相同的,因此,即使是对相同构造结构的每个彩灯设置相同的RGB配制参数,也难以保证每个彩灯的色彩和亮度的一致。同时,对于彩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彩灯的色彩和亮度等特性会发生衰减,使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彩灯无法达到其初始的色彩和亮度等特性。此种问题,尤其在使用多个彩灯时,会产生明显的视觉差异。
目前,基于RGB配色的彩灯缺少一种校准方法,而且由于硬件驱动以及发光灯珠元件之间的差异,很难做到彩灯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需要一种方法来解决彩灯配色无法校准的问题,进而解决彩灯显示一致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GB灯的配色校准系统与方法,以解决现有的RGB彩灯配色一致性差且无法校准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RGB灯的配色校准系统,包括:RGB灯设备、用于控制所述RGB灯设备按照额定最大光通量发射三色光的终端设备,以及用于检测所述RGB灯设备发出的三色光的实际最大光通量的检测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分别与所述RGB灯设备和所述检测设备连接;
所述RGB灯设备用于根据所述实际最大光通量和所述额定最大光通量确定所述三色光的脉冲宽度调制PWM占空比。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RGB灯设备连接,所述检测设备通过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三色光的实际最大光通量发送给所述RGB灯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GB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配色接、至少一个RGB发光模块和处理器,所述配色接口和所述RGB发光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配色接口向所述RGB灯设备发送控制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配色接口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RGB发光模块按照额定最大光通量发射所述三色光。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GB灯设备包括校准接口,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校准接口连接,并通过所述校准接口将所述三色光的实际最大光通量写入给所述RGB灯设备。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校准接口连接,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校准接口获取所述三色光的实际最大光通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生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