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2669.8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雷勇;李浩放;刘福成;姚文广;范晖;袁明荣;陈哲;杨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14 | 分类号: | B24B19/14;B24B21/16;B24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削 磨削量 触点 精锻叶片 磨削加工 砂带磨削 叶身型面 重新规划 单层 砂带 数控 数控砂带磨床 插值计算 路径组成 磨削层 磨削力 编程 调试 | ||
1.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数控砂带磨床进行磨削,首先生成由多条磨削路径组成的单层磨削轨迹,对各磨削路径根据磨削量和砂带单层磨削力确定各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并将该点的磨削量均分到各层,针对选用的砂带,根据刀触点的每一层的磨削量、曲率半径,通过插值计算各刀触点处的磨削压力,在每条磨削路径上分别进行重新规划,在磨削量大的高点处实现往复磨削,完成叶身型面局部尺寸高点的精确定量磨削加工,包括以下步骤:
S1、给定砂带的进给速度、砂带转速、接触轮的尺寸及硬度参数,针对选用的各型号砂带进行磨削试验,得到各型号砂带的压力、曲率半径时的磨削量,并制作磨削数据表,以便在重新规划磨削路径后,针对选用的砂带,根据刀触点的磨削量、曲率半径,通过插值计算各刀触点处的磨削压力;
S2、生成单层磨削路径并计算各刀触点的几何参数,具体为:用等参数法在磨削区域内生成若干条单层磨削路径,并在各单层磨削路径上用等参数法确定各刀触点,计算各刀触点的几何参数及磨削该点时接触轮的几何参数,刀触点的几何参数包括刀触点在型面上的U、V值,接触轮的几何参数包括接触轮中心的X、Y、Z,接触轮相对于X、Y、Z三坐标轴的旋转角度;
S3、根据各磨削控制点处的磨削量插值计算整个磨削区域各刀触点的磨削量,根据磨削量的大小和砂带的单层磨削能力确定各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并将该点的磨削量均分到各层;
S4、根据步骤S3各刀触点的单层磨削量、曲率半径及磨削数据表,计算各点的磨削压力;
S5、重新规划各条磨削路径的磨削轨迹,在每条磨削路径上建立新的磨削轨迹,实现往复磨削,具体如下:
判断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如果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大于1且该条磨削路径没有刀触点带返回标记,则记下当前刀触点,并做返回标记;如果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大于1,将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减1,新建立磨削轨迹点,将当前刀触点的位置参数及压力传递给磨削轨迹点;如果当前刀触点是单条路径的终点,则结束,如果不是,将当前刀触点指向下一个刀触点,重新开始第一步判断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
如果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不大于1,且没有返回标记,将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减1,新建立磨削轨迹点,将当前刀触点的位置参数及压力传递给磨削轨迹点,如果当前刀触点是单条路径的终点,则结束,如果不是,将当前刀触点指向下一个刀触点,重新开始第一步判断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根据磨削量的大小和砂带的单层磨削能力确定各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并将该点的磨削量均分到各层,层数为奇数,用于保证在后续的磨削轨迹中,在单条磨削路径上的磨削轨迹从单条磨削路径的起始点开始,从单条磨削路径的终点处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利用步骤S1制作的磨削数据表,针对选用的砂带,根据刀触点的每一层的磨削量、曲率半径,通过插值计算各刀触点处的磨削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不大于1,且有返回标记,将当前刀触点指向上一个刀触点,从当前刀触点到有返回标记处的刀触点,依次建立磨削轨迹点,将各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减1,并将各刀触点的位置参数及压力依次传递给磨削轨迹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刀触点已指向有返回标记处的刀触点,去掉当前刀触点的返回标记,重新开始第一步判断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抛修精锻叶片叶身型面的数控砂带磨削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当前刀触点没有带返回标记,则将当前刀触点的磨削层数减1,然后新建磨削轨迹点,将当前刀触点的位置参数及压力传递给磨削轨迹点,将当前刀触点指向下一个刀触点,返回重新判断是否为带有返回标记的刀触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26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磨床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定位顶尖的加工和修复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