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原位过滤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084.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旭;刘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7/00 | 分类号: | B01D37/00;B01D35/05;B01D29/03;B01D29/27;B01D29/50;B01D29/5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4029 江苏省南京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原位 过滤 方法 装置 | ||
水产养殖原位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袋与带曝气头的筒固定,曝气头的筒内曝气时由气泡将水流带出后通过过滤袋过滤;设有浮力支架,浮力支架的中央固定带曝气头的筒,曝气头设在筒的下部位置,带曝气头的筒的水平面与养殖池水平面的高度差在±15mm之内;带曝气头的筒能自由漂浮或固定于池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方法与装置。尤其是水产养殖原位过滤方法与装置。
二、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养殖对象——鱼虾是水产养殖的主体——时刻都在进行代谢废物的排泄,加上投放饵料残渣、细菌生物团。导致养殖水体中污染物质大量积累,进而对水质和养殖动物造成严重威胁,不仅影响产量,也影响到养殖对象——水产品的质量。而且废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而无法利用水体中的植物营氧成份。
目前水产养殖行业针对水质杂质问题通常采取三种措施:一类采用大排大放,大量换水,排出水体中的沉淀物,另外补充干净水源,但此方法要求有足够量大的干净水源,大量排污会形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净水的需求量大,尤其是。另一种是购置除杂机械,对水体用泵抽取后,通过过滤设备过滤后,对污染物集中排放,但同样要大量的水源。再一种是对排放的水体进行去污、除杂、降解生物质、氨氮、亚硝酸盐等化合物,再循环利用,投资大,动辄百万左右,费用高,运行成本高,管理要求严,必须要有高素质的设备处理能力员工。由于养殖鱼虾的排泄物一般呈颗粒状,但由于有易破碎的生物膜包裹或由生物体基本粘接成团,此排泄物不宜采用机械法形成搅拌流过滤,因为机械法肯定搅破了排泄物的膜层或粘结物则形成于基本溶于水的碎散溶解状,这样的水处理就极为困难。现有的微滤机也不能解决此问题。因此,如何干净的过滤掉排泄物是本领域的一大难题并造成极大的困境。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水产养殖原位过滤方法与装置,在养殖池体中形成一个微循环过滤水流,水体中的污染物(尤其是水生动物的排泄物)通过水体中的滤网处理,在气流(或微水位差)的驱动下形成微循环水流,达到将养殖水体有害物质去除的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产养殖原位过滤方法,在水产养殖池内设有一个曝气区,在曝气区旁侧(一侧或两侧)设有过滤袋,过滤袋承接曝气区气流带出的水流,包括排泄物的固体废物沉淀在袋底,而清水从过滤袋侧流出,或者当养殖池与池之间形成微水位差的水流时,亦采用如方法过滤池水中的固体废弃物质,曝气区的曝气头驱动水流或微水位差的水流形成微循环水流;一个15cm直径的曝气头,每小时可以带动30T量的水形成过滤的水流(与曝气头的驱动气压有关)。过滤袋的袋口以水平为好,与池水平面,袋口平面与池水平面齐平或略低于池水平面1-15cm;过滤袋的袋口尤其是分布在曝气头的周围。30cm直径的曝气头,每小时可以带动30T甚至更多量的水形成过滤的水流。所述曝气头是以微孔分布的结构,可以是独立的曝气头,也可以是多根微孔分布的曝气管构成。
过滤袋(袋式过滤器)与带曝气头的筒固定,带曝气头的筒由气流将水流带出筒后通过带曝气头的筒旁侧过滤袋(筒)过滤。带曝气头的筒能自由漂浮或固定于池底。
本发明尤其是利用以气带水原理,在养殖池中原位处理养殖水体中的杂质,待杂质在滤网滤袋中积累到一定量时,人工定时清理,不占用养空间,无额外投入,成本低,清理效果明显。其水流路线如图所示,1、本发明中,水质净化器在养殖池体内进行工作,通过养殖池内的微循环水流原位处理养殖水;2、本发明中,养殖污水的是原位处理方法,以过滤网过滤处理对象为养殖水体中的排泄物等固体悬浮等颗粒有害物质。
3、微循环水流的驱动方式是气驱或微水位差的水流,尤其是前者,气驱同时对生物处理供气。气驱通过调节气流大小来调节水流,气流流量为水流流量的0.2-2倍。
4、水质净化器使用时悬浮在水中,并通过对上端悬浮材料和下端配重操作调节水质净化过滤器的高度和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康立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鲣鱼内脏提取蛋白酶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3D按键执法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