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5100.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朱献军;杨正林;张琳;杨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钱学宇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色素 变性 疾病 动物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涉及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敲除目标动物的基因组上Hkdc1基因序列,获得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表现出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典型特征如表现出视网膜功能受损、感光细胞渐进性凋亡等特征,该动物模型可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研究和筛选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药物中,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一组具较强异质性的退行性视网膜感光细胞病变、死亡的眼科疾病,初始发病通常首先影响视杆细胞导致暗视力下降,周边视野受损,逐步发展为管状视野,直至失明;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色素沉着。RP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4000,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RP患者可达数百万之众,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加不幸的是,目前对该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相当多的RP基因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给针对性的发展治疗干预措施带来障碍。
RP防治措施的乏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该病的病因和病理机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表型异质性强。该病的临床表型差异巨大,严重者在青少年时期即开始发病,并很快失明,而轻微患者一直到中年时仍能存留部分视觉功能。RP的这一特征给传统的诊断方法带来巨大挑战。2)致病基因多、遗传模式多样。现在已知的RP基因已超过了70个,可以解释约60%的RP病例,然而仍有将近40%的病例无法解释。同时,该病的遗传模式多样,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线粒体遗传等多种遗传模式。因此,寻找新的致病基因,并明确其致病机制是对于该疾病研究首要解决的问题。3)致病分子机制复杂。已经发现的RP致病基因参与到的细胞生化过程非常复杂,如光信号转导、细胞骨架、RNA剪接、泛素化降解等多种生化过程,这使得其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不易,也给治疗干预带来了诸多困难。
而目前尚缺乏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给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带来不便。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利用该构建方法可以得到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可用于研究者深入系统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以及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药物筛选。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构建方法得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在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核酸分子。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敲除目标动物的基因组上的目的序列,上述目的序列为Hkdc1基因,获得Hkdc1基因敲除的首建动物。
由上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得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在筛选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由上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所得到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在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构建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动物模型的核酸分子,其为gRNA,该gRNA针对的靶标位点的碱基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制动器回位螺钉
- 下一篇:一种离心式风机试车速度旋转协调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