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5271.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3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潘德忠;徐晓风;吴斌;顾健峰;徐庆华;马俊锋;黄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C08L63/00;C08K13/04;C08K7/00;C08K7/14;C08K3/22;C08K3/26;C08K3/3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汪青 |
地址: | 21521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绝缘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一)将玻璃布放入烘箱中,于60~80℃条件下烘烤;
(二)将无机填料与分散剂按照质量比为1:0.8~3的比例,在高速搅拌机中混合均匀,配成白浆,所述无机填料为二氧化钛、碳酸钙、气相白炭黑三者按质量比为1~3:1:1~3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钛粒径为250~350纳米,碳酸钙粒径为1~10微米,气相白炭黑粒径为20~30纳米;
(三)将玻璃布用绕布机缠绕在覆有高温薄膜或者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缠绕圈数根据绝缘筒的厚度要求确定;
(四)将所述白浆与环氧树脂、固化剂、固化促进剂混合制备环氧树脂预浸料,将经过工序(三)的模具放入真空浸渍设备中,通过真空压力浸渍工艺将所述环氧树脂预浸料均匀浸渍于玻璃布上;其中,所述真空压力浸渍的具体工艺条件为:压力为0.05~0.07MPa,浸渍次数为2~4次,时间为1~1.5小时;
(五)将经过工序(四)的模具放入烘箱中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将模具从烘箱中取出,室温下冷却10~15min,将固化好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毛坯,从模具上取下;其中,固化时先高温后低温,0~40min之间烘箱温度控制在160℃~180℃,40~120min之间烘箱温度控制在135℃~155℃之间,将模具在烘箱中的转速控制在20~30转/mi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布为无捻粗纱无碱玻璃布,单丝纤度为30~50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布的缠绕圈数按照下述公式进行确定:
N=T÷D+3
其中N为玻璃布缠绕圈数;T为绝缘筒要求的厚度;D为单层玻璃布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有机硅消泡剂与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丙酮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有机硅消泡剂在所述分散剂中的质量含量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分散剂放入高速搅拌机搅拌桶中并启动搅拌,开启加热升温至50~70℃,然后将二氧化钛、碳酸钙、气相白炭黑依次缓慢的加入,高速搅拌,直至分散均匀,即得所述白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薄膜为高温聚丙烯薄膜,所述的脱模剂为有机硅脱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海因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酚醛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所述的固化剂为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甲基纳迪克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固化促进剂为叔胺类固化剂或咪唑类固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预浸料的制备过程为:将环氧树脂放入烘箱烘烤使其粘度降低,然后按照质量份数,将环氧树脂40~55份,固化剂35~40份,白浆10~25份,固化促进剂0.1~0.2份混合,用高速搅拌机分散,即制得所述的环氧树脂预浸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玻璃布绝缘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固化好的绝缘筒从烘箱中取出,常温冷却10~15min后,将其从模具上取下,取下后等到绝缘筒完全冷却至室温后,进行切割,剥离和打磨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2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