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绒毛消噪超限防伪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927.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G06K19/06 | 分类号: | G06K19/06;G06Q30/00;G09F3/0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25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毛 超限 防伪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绒毛消噪超限防伪产品,包括产品包装物及二维码墨层和超细短绒构成的绒毛层;在绒毛层的正面涂覆有消光透明涂层、或者超细短绒掺混在消光透明涂层内,消光透明涂层涂覆在产品包装物上的局部区域。本发明不会产生反射光噪点,可防止反射光噪点对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正常匹配鉴定工作的干扰,可避免将真品误判成假冒产品,可避免误判造成的购物纠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防伪大数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6096970B“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的一种改进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6096970B公开了本申请人的“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它在每一个产品上至少编印有一个具有唯一性的编码;所述编码存储备案在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所述编码配设有一些随机分布的超细短绒 ;其中超细短绒的宽度W≤0.05mm;这种超越印刷极限宽度W、无法印出的细线或点,是通过非印刷的方法制造出来的;超细短绒的宽度W及分布特征信息被作为防伪特征信息档案、对应编码存储在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数据库中。其从属权利要求2⑦中还描述:通过核实消费者拍摄上传的待检照片中的超细短绒、是不是光滑边(沿)来鉴定真伪,“若是光滑边(沿),则反馈鉴定结论为真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若是具有锯齿的毛边,则反馈鉴定结论为假的信息到拍照手机上”。换言之,若绒毛(即超细短绒)边沿光滑无噪点,则可以断定其绒毛是真实的;反之,若绒毛(即超细短绒)边沿有一些噪点,则可以断定其绒毛是印刷仿制的墨迹,即假绒毛。
然而,“超限防伪方法及产品”在应用实践中、却遭遇到了这样一个应用技术瓶颈:当环境灯光或手机灯光、照射到二维码及其绒毛上时,常常因为反射光的原因、在消费者拍摄上传的待检照片中二维码上及其绒毛的边沿、产生许多反射光噪点。这些反射光噪点疑似绒毛上的断点、豁口、锯齿、白斑等缺陷,会造成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软件误认为绒毛是具有锯齿(不光滑)的毛边,继而做出错误的鉴定结论,将真品误判成假冒产品,给消费者正常购物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绒毛消噪超限防伪产品,以防止反射光噪点干扰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软件正常鉴定。
本发明一种绒毛消噪超限防伪产品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绒毛消噪超限防伪产品,它包括产品包装物⑴及二维码⑵墨层;所述二维码⑵配设有一些宽度W≤0.05mm的超细短绒⑶;所述超细短绒⑶随机分布于产品包装物⑴上、从而构成绒毛层⑹;其特征在于:
在产品包装物⑴上(例如局部区域),所述绒毛层⑹的正面,涂覆有消光透明涂层⑷;
或者,所述超细短绒⑶掺混在消光透明涂层⑷内,消光透明涂层⑷ 涂覆在产品包装物⑴上(最好是局部区域)。
可取的是,所述二维码⑵ 墨层、也被消光透明涂层⑷ 涂覆。这样一来,二维码⑵上也不会产生反射光噪点⑸,就更容易被解析。
更可取的是,所述超细短绒⑶的分布密度为0~500条/cm
还有更可取的是,所述产品包装物⑴上,二维码⑵ 墨层的正面或/和绒毛层⑹的正面,涂覆有局部消光透明涂层⑷。
本发明所述消光透明涂层⑷是用消光剂(例如二氧化矽微粒)、或消光粉、或哑粉等消光制剂配置的涂料所印刷(或涂布)的涂层。
本发明所述产品包装物⑴包括各种印刷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消费者拍摄上传的待检照片中,二维码及其绒毛的边沿不会产生反射光噪点⑸。防止了反射光噪点⑸对计算机防伪网络查验系统正常匹配鉴定工作的干扰。避免了误判造成的购物纠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未经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视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并联式防紊流型铜粉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