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117.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昊;员恺;何昌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410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现浇暗梁 拼接 空芯墙板 混合 预制 装配式 综合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包括多节综合管廊本体,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由现浇底板、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全预制中隔墙和叠合顶板拼装而成,所述现浇底板的两侧和中部的上侧预留有U型插筋,所述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和全预制中隔墙的上端设有预留钢筋、下端设有U型插筋,所述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设置在现浇底板的两侧并且通过U型插筋的交错搭接与现浇底板连接,所述全预制中隔墙设置在现浇底板中部并且通过U型插筋交错搭接与现浇底板连接,所述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全预制中隔墙与现浇底板的搭接处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暗梁,所述叠合顶板两侧和中部分别通过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和全预制中隔墙与现浇底板连接,
所述现浇暗梁中设有沿暗梁方向布设的附加钢筋,所述附加钢筋穿过搭接段与U型插筋连接,相邻综合管廊本体的纵向搭接处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暗柱,所述现浇暗柱中设有竖向钢筋和闭合箍筋,所述闭合箍筋与上部综合管廊本体的水平钢筋连接,所述竖向钢筋的两端通过螺钉与现浇底板和综合管廊本体连接,
所述全预制中隔墙为整板预制形式,全预制中隔墙的顶面和底面均预留钢筋,所述全预制中隔墙底面的预留钢筋为U型插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包括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和非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所述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和非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和非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内的钢筋之间通过拉筋及桁架筋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顶板包括底层和面层,所述底层为预制混凝土层,所述面层为现浇混凝土,所述叠合顶板内设置有环状钢筋和桁架筋,所述环状钢筋从叠合顶板内伸出至全预制中隔墙的内侧和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的内侧,分别与全预制中隔墙和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的预留钢筋连接。
4.一种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用于装配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支护体系施工→沟槽开挖→混凝土垫层浇筑→现浇底板底部防水及保护层施工→现浇底板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全预制中隔墙构件和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吊装、就位→安装斜撑、调整全预制中隔墙构件和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垂直度→暗梁U型插筋交错搭接→暗梁模板安装→安装下腋角钢筋和模板→安装上腋角钢筋和模板→叠合顶板钢筋安装、管线预埋→综合管廊本体节间暗柱钢筋安装→暗柱模板安装→现浇底板、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芯部及叠合顶板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芯部及叠合顶板外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沟槽回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管节间纵向设置现浇暗柱连接,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变形缝处设置钢边橡胶止水带和传力杆;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管节通过支设模板进行现场浇筑连接,所述综合管廊本体的管节处设置有预埋套筒和止水螺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现浇暗梁拼接的空芯墙板混合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预制管廊的的生产流程如下:
(1)、清理模台上的残渣和灰尘;
(2)、对模台全平面实施脱模剂喷涂;
(3)、安装模板、墙内钢筋及预留预埋件;
(4)、在模具中进行单面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形成叠合顶板及全预制中隔墙;对于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则需翻转构件,进行另一面混凝土浇筑;
(5)、进入养护室,完成构件混凝土的初凝;
(6)、进行抹面,对构件表面进行挫平压光;
(7)、进入养护舱,对构件进行蒸养,达到脱模吊装的强度要求;
(8)、养护完成,进行脱模,拆除模板;
(9)、翻板立吊运至冲洗区;
(10)、四周断面清洗,达到露骨料效果;
(11)、结构自防水试验;
所述叠合顶板与双面预制空腹填芯侧墙连接处的内侧设有上腋角,所述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的预制高度为从底板拼接处至顶板顶;所述非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的预制高度为底板拼接处至上腋角底;所述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和非填土侧预制混凝土层内的钢筋延伸出顶底面的为预留钢筋,延伸出侧边的为水平筋,其中延伸出底面的预留钢筋为U型插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11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