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围岩表面梯度降温方法及梯度降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341.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周辉;张传庆;胡大伟;杨凡杰;卢景景;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葛松生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围岩 表面 梯度 降温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矿井围岩表面梯度降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矿井巷道的围岩表面铺设梯度降温板,所述梯度降温板内循环流动冷风,将围岩表面的热量带走。
2.一种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铺设于矿井巷道的围岩表面的梯度降温板,以及往所述矿井巷道内输送冷风的冷风降温机构,所述梯度降温板包括两层隔热层和多条位于两层所述隔热层之间的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内循环流动冷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风降温机构包括冷风进管和热风出管,所述冷风进管的一端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冷风机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矿井巷道内,且其位于所述矿井巷道内的冷风进管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热风出管的一端与位于地面上的第一抽风机连通,另一端伸入所述矿井巷道内,且其位于所述矿井巷道内的热风出管开设有若干抽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矿井巷道的围岩表面或靠近所述矿井巷道的隔热层上涂覆有隔热保温涂料;每层隔热层是由多层隔热材料铺叠而成,且靠近所述矿井巷道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大于另一所述隔热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降温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矿井巷道的围岩表面,所述螺钉和所述梯度降温板之间设置有卡持片,所述螺钉贯穿两层所述隔热层,所述通风管位于所述螺钉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降温装置还包括往所述通风管内循环通入冷风的风冷循环机构,所述风冷循环机构包括主进风管和主出风管,所述主进风管一端的地面进风口位于地面上,另一端与通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主出风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主出风管另一端的地面出风口位于地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风管通过进风管支路与通风管连通,所述主出风管通过出风管支路与主出风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支路上设置有第二冷风机;所述出风管支路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支路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端、所述出风管支路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风温传感器;所述出风管支路靠近所述通风管的一端还设置有风速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梯度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冷风机和所述第二抽风机连接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3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下井道粉尘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板有机硅防护漆的水养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