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9584.2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武彦文;李冰宁;刘玲玲;欧阳杰;钟子微;林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大米 芳烃 矿物油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利用正己烷对待测大米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2)向提取液中加入硅酸镁净化剂并进行涡旋处理,以便得到涡旋液;(3)将涡旋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浓缩并定容,以便得到待测液;(4)将待测液进行分子荧光法检测,基于检测结果确定待测大米样品中的芳烃矿物油含量。该方法通过采用分子荧光法对大米中的芳烃矿物油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步骤简单,且具有检测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问题备受关注。具体到大米中的矿物油污染,主要来源于大米在稻谷收割、装卸、运输以及米粒加工和包装过程中接触到的多种矿物油产品,如机械润滑油、未完全燃烧的柴油、传送带的碎屑,甚至不洁空气等。矿物油产品遍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其化学成分可分为烷烃矿物油和芳烃矿物油两大类,组成非常复杂。矿物油对动物与人体有多种毒性,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1类致癌物。
近年来,欧盟出台了多种食品中矿物油的标准检测方法。这些方法一般采用色谱柱(如固相萃取柱)离线结合配有大体积进样系统的气相色谱法(LVI-GC)和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法(LC-GC)测定谷物、食用油和包装材料中的烷烃矿物油与和芳烃矿物油。这些方法对分析仪器的要求高,实验操作复杂,实验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开发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日常监测大米等食品中的矿物油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烷烃矿物油,芳烃矿物油由于含有苯环使其毒性更受关注。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标准的要求,矿物油产品之一的石蜡油可以用作除尘剂或脱模剂等食品加工助剂,但其成分中不得含有芳烃矿物油成分,也就是说,如果食品中含有芳烃矿物油成分,说明食品生产链存在污染问题,然而,现有的检测食品中芳烃矿物油的手段繁琐、费时,只有少数实验室具备检测能力。因此,建立快速、有效的芳烃矿物油的定量方法满足现实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而提出的:
芳烃矿物油中的苯环结构能够产生荧光的π→π*跃迁,可以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实现定量测定。大米的基质较为简单,荧光干扰物少且大米生产链涉及芳烃矿物油的品种相对较少且具有荧光共性特征,从而为建立准确可靠、快速便捷的定量检测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分子荧光法对大米中的芳烃矿物油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步骤简单,且具有检测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
(1)利用正己烷对待测大米样品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
(2)向所述提取液中加入硅酸镁净化剂并进行涡旋处理,以便得到涡旋液;
(3)将所述涡旋液进行离心处理,取上清液浓缩并定容,以便得到待测液;
(4)将所述待测液进行分子荧光法检测,基于检测结果确定所述待测大米样品中的芳烃矿物油含量。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通过采用分子荧光法对大米中的芳烃矿物油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步骤简单,且具有检测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检测大米中芳烃矿物油含量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基于5~10g的待测大米样品,所述正己烷的用量为10~20mL。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分别利用正己烷对待测大米样品提取2次,并将提取2次所得的提取液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未经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5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