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即时消息屏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684.5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1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强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时消息 屏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中消息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即时消息屏蔽方法。
背景技术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即时通信(IM)工具也越来越多。使用这种即时通信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文字、语音甚至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聊天。在使用IM进行交流时,除了可以在两个用户之间一对一的交流,还可以以群组的方式进行交流。这种群组一般是由某个用户创建的,该创建者用户一般被称为“群主”。群主在创建群组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组里面聊天。同一个用户可以加入多个群组,例如大学同学群组、同事群组,等等。
具体在进行群组聊天时,任意用户在群组内的发言,都是可以被群组内其他用户看到的,每个用户都具有言论自由。但是,由于同一个群组中包括的用户数量一般都比较多,不同用户对于能够接受的话题尺度等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不能接受的用户,可能会选择对整个群组的发言进行屏蔽,但这又会导致群组内用户关系的不和谐,影响用户对群组功能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即时消息屏蔽方法,可以为用户创造更和谐的群组沟通环境,也使得群组通信功能得到更好的应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消息屏蔽方法,包括:
步骤S1,设定屏蔽内容,所述屏蔽内容为人为设定和/或基于互联网认定的结果自动更新;
步骤S2,接收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将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与所述屏蔽内容相比对;
步骤S3,当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包含屏蔽内容时,则将所述待发送群组消息进行屏蔽处理。
可选地,所述互联网认定的结果为:根据大数据通过内容限制条件判定预设内容为所述屏蔽内容。
可选地,所述内容限制条件包括自身称谓限定、关联地域限定、关联亲属限定、关键词限定、首发事件限定其中至少其一的内容限定形式。
可选地,所述自身称谓限定包括用户的名字、姓氏、绰号、昵称至少其一的称谓内容。
可选地,所述关联地域限运包括用户自身所处的地域成者用户指远的特远地域。
可选地,所述关联亲属限定包括亲属名称信息或者亲属所在地域信息。
可选地,所述单位信息限定包括用户自身单位信息或者用户指边的单位信。
可选地,所述首发事件限定中首发事件的判定步骤为,
设置活动事件列表;
采集群组成员所发送的群组消息;
将所述群组消息和所述活动事件列表进行比对,判应所述群组消息是否为所述活动事件;
在判定为是的情况下,进一步判定所述群组消息是否为本次即时通信账号登录时间段中时间点最早的首发消息;
若符合则是首发事件,若不符合则不是首发事件。
本发明的即时消息屏蔽方法,首先设定屏蔽内容,所述屏蔽内容为人为设定和/或基于互联网认定的结果自动更新,其次接收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将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与所述屏蔽内容相比对,最后,当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包含屏蔽内容时,则将所述待发送群组消息进行屏蔽处理。采用上述方法,既可以有效的屏蔽一些不雅言语,还能根据互联网上认定的不雅言语自动更新,避免频繁设置。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即时消息屏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即时消息屏蔽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即时消息屏蔽方法,包括:
步骤S1,设定屏蔽内容,所述屏蔽内容为人为设定和/或基于互联网认定的结果自动更新;
步骤S2,接收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将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与所述屏蔽内容相比对;
步骤S3,当所述用户的待发送即时消息包含屏蔽内容时,则将所述待发送群组消息进行屏蔽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强,未经李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