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人IL6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9749.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殷刘松;林峰;王磊;许云云;丁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12N15/13;A61K39/39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睿卓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6 | 代理人: | 程淼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人 il6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抗人IL6单克隆抗体、其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它们的编码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抗人IL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肿瘤药物方面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抗人IL6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阻断IL6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增殖,进而实现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免疫疗法和分子免疫学领域,尤其是涉及抗人IL6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还涉及该抗人IL6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的用途。
背景技术
免疫系统是一种宿主防御系统,为了正常地发挥作用,免疫系统必须能够灵敏的检测到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并将它们与生物体自身的健康组织区分开来。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是一个由多种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功能性系统,是机体防卫外源物入侵的最有效的机制,这些免疫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相互协作,相互制衡,从而达到保护机体免受外来侵染和维持体内平衡的作用(Janeway et al.,Immunology:The Immune System inHealth and Disease.New York:Garland Science,2005)。这种相互协作、相互制衡需要众多免疫检查点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协调,刺激性免疫检查点蛋白增强免疫系统的防御反应,抑制性免疫检查点蛋白控制过强的免疫系统,防止产生自身免疫反应。癌变是正常体细胞失去正常细胞调节功能,基因突变累计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在肿瘤治疗中,肿瘤免疫治疗被广泛运用,它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肿瘤免疫治疗通过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T细胞能更好的识别癌变细胞,从而起到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例如,针对抑制性免疫检查点蛋白PD1的抗体Pembrolizumab和针对CTLA4的Ipilimumab抗体已经被批准治疗多种癌症适应症。然而,由于肿瘤异质性和肿瘤免疫间的肿瘤间差异,这些基于免疫检查点蛋白的抗体药物临床益处还非常有限。
细胞因子里的最主要类别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具有引导免疫系统细胞成熟、分化、迁移和粘附的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在肿瘤发生中,这些细胞因子直接刺激肿瘤部位的免疫效应物和基质细胞,并增强细胞毒性效应细胞的肿瘤细胞识别(Yoshimoto etal.,Immunotherapy 5:825-844,2009)。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参与许多肿瘤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且已被利用来开发许多基于细胞因子的癌症治疗方法。然而,肿瘤细胞有多种方法进行免疫逃逸,包括创建安全的肿瘤微环境、分泌抑制免疫系统的细胞因子和抗炎性细胞因子、以及招募或转化抑制免疫反应的炎性细胞,包括调节性T(Treg)细胞、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和树突状细胞细胞(DC)(Stewart et al.,Cancer MetastasisRev.30:125-140,2011)。白细胞介素家族成员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与各种生物分子如癌症干细胞、微小RNA、上皮间充质细胞相互作用。因此,能够基于白细胞介素影响肿瘤形成机制的原理,开发出高效的癌症免疫疗法。在过去十几年中,有一些包括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7(IL7)、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21(IL21)的相关疗法已进入患者临床试验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7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