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039.5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7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杰;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起动 能力 超高速 永磁 电机 转子 结构 | ||
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钛合金套筒,钛合金套筒的内部空腔里安装有磁体,钛合金套筒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扇堵头,钛合金套筒的另一端外侧设有推力盘,推力盘两侧通过左轴向推力轴承、右轴向推力轴承共同支承;钛合金套筒两侧外部通过左径向轴承、右径向轴承共同支承;所述的磁体包括永磁体,永磁体为十字形截面柱,永磁体左右两端的突出部分粘贴连接有左磁滞环、右磁滞环,永磁体左端及左磁滞环外侧粘贴连接有左堵头,永磁体右端及右磁滞环外侧粘贴连接有右堵头;本发明具有永磁和磁滞两种材料,具备了自起动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在满足超高速运转强度的前提下简化了转子结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速永磁电机的直接驱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通常采用平行充磁的圆(环)形永磁体,这种转子的结构虽然简单,但不具备自起动能力,需要依靠特殊的变频器进行起动,从而增加了设备的体积和成本。装配磁滞柱(环)转子或“环形永磁体+隔磁环+磁滞环”并联结构转子虽能使电机具备自起动能力,但装配磁滞柱(环)转子会使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因数降低,特别在转子快牵入同步转速时,转子会出现1-4Hz左右的低频振荡。该振荡衰退速度慢,甚至在电机的整个运行期间都会持续存在,降低了转速精度。而装配“环形永磁体+隔磁环+磁滞环”并联结构转子虽能减小永磁体磁场和磁滞环磁场间的干扰,使电机具备自起动能力,但该结构转子磁通密度低,且由于隔磁环的添加,既使转子加工工艺复杂,降低了转子强度,又增加了转子长度,减小了临界转速,所以此种结构转子只适用于高速(20000rpm)中小型电机(10kW)。因此,在保证转子结构简单、强度可靠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转子则是解决超高速永磁电机起动问题的根本方法,能有效促进超高速电机直接驱动技术的工程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转子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该结构转子中具有永磁和磁滞两种材料,从而使得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具备了自起动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在保证转子满足超高速运转强度的前提下又简化了转子结构,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自起动能力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包括钛合金套筒1,钛合金套筒1的内部空腔里安装有磁体3,磁体3同钛合金套筒1过盈配合;钛合金套筒1的一端内侧连接有风扇堵头2,风扇堵头2和钛合金套筒1过盈配合,风扇堵头2的端部同钛合金套筒1的端部焊接结合;钛合金套筒1的另一端外侧设有推力盘1a,推力盘1a两侧通过左轴向推力轴承5a、右轴向推力轴承5b共同支承;钛合金套筒1两侧外部通过左径向轴承4a、右径向轴承4b共同支承;
所述的磁体3包括永磁体3c,永磁体3c为十字形截面柱,永磁体3c左右两端的突出部分粘贴连接有左磁滞环3b、右磁滞环3d,永磁体3c左端及左磁滞环3b外侧粘贴连接有左堵头3a,永磁体3c右端及右磁滞环3d外侧粘贴连接有右堵头3e。
所述的风扇堵头2开有螺纹孔和锥形孔。
所述的永磁体3c和左磁滞环3b、右磁滞环3d直径之比应小于三分之一。
所述的左径向轴承4a、右径向轴承4b均采用弹性箔片空气动压径向轴承。
所述的左轴向推力轴承5a和右轴向推力轴承5b均采用弹性箔片空气动压推力轴承。
所述的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采用整体平行充磁,即先安装磁体3,再对整个超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结构进行充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