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上综合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466.3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5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蔡卓燃;曲志超;马宗峰;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42B15/01 | 分类号: | F42B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高会允;仇蕾安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目标信息 插接 综合控制系统 送入 传感信号 舵机控制 射频发射信号 射频接收信号 信息处理模块 综合控制模块 总线通信协议 标准实现 射频信号 数据交互 信号驱动 带模块 导引头 可扩展 可重构 射频基 传感器 舵机 发送 发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上综合控制系统,是一种具备可扩展、可重构能力的系统。该系统包括底板以及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底板采用设定的总线通信协议标准实现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包括:IO接口模块,获取弹上传感器的传感信号送入底板;IO接口模块,获取弹上导引头的目标信息送入底板;获取舵机控制信号驱动弹上舵机。射频基带模块,用于进行射频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信息处理模块对目标信息进行处理,处理结果发送至底板。综合控制模块获取传感信号、射频接收信号以及目标信息的处理结果,处理获得弹上状态信息,得到射频发射信号和舵机控制信号送入底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上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上综合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以新一代远程超音速空面导弹为代表的导弹武器系统,担负着远程精确打击高价值地面目标和舰船目标的作战使命,与以往超音速导弹相比,其整体战技指标大幅提升,例如:为了实现多发联装作战使命要求,针对弹体长度、挂装方式、弹径尺寸等方面,提出了小型化、标准化、多用途等严格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在严格的包络尺寸限制约束条件下,为了满足远程打击、精确制导等关键指标,武器系统采用了惯性、卫星、天文、载机等多种自主和辅助导航方式,根据不同作战任务使命要求,武器系统需要开展航迹规划、惯性/卫星组合导航、雷达景象匹配定位、红外成像导引头制导等复杂作战过程,这些都要求导弹具有先进的信息获取和融合处理能力、高实时的态势感知能力、快速的目标定位及识别能力、精确的目标寻的能力、先进的信息融合能力及辅助决策能力等。
因此,新一代导弹武器装备弹上设备采用小型化、一体化设计,从而质量体积更小,减小设备占用空间,与现有水平相比,体积和重量大幅降低,同时一体化综合架构的高度集成化提升了弹上设备的性能,为提升武器系统有效载荷和实现作战使命要求,提供有力的技术体制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上综合控制系统,是一种具备可扩展、可重构能力的系统。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弹上综合控制系统,包括底板以及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
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模块、射频基带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以及综合控制模块。
底板采用设定的总线通信协议标准实现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之间的数据交互。
IO接口模块,具备传感器插接口,用于连接弹上传感器,获取弹上传感器采集的传感信号,将传感信号转换为符合底板的总线通信协议标准之后送入底板;IO接口模块,还具备弹上导引头插接口,用于连接弹上导引头,获取弹上导引头采集的目标信息送入底板;IO接口模块从底板获取舵机控制信号,转换为舵机驱动电流;IO接口模块,还具备舵机插接口,用于连接弹上舵机的驱动端,输出舵机驱动电流以驱动弹上舵机。
射频基带模块,配置用于通过星上接收通道获取射频接收模拟信号,对射频接收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射频接收数字信号,送入底板;射频基带模块,还配置用于从底板上获取射频发射数字信号,对射频发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射频发射模拟信号,通过星上发射通道进行射频发射。
信息处理模块,配置用于对从底板获取的目标信息采用预先设置的目标信息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目标信息的处理结果发送至底板。
综合控制模块,配置用于从底板获取传感信号、射频接收数字信号以及目标信息的处理结果,处理获得弹上状态信息,并生成射频发射数字信号送入底板;综合控制模块,还配置用于根据弹上状态信息,处理生成舵机控制信号送入底板。
进一步地,底板符合VPX总线协议标准,插接在底板上的模块符合VPX总线协议标准,尺寸为6U。
进一步地,弹上传感器包括如下项中的一种或多种:
红外传感器、惯导传感器以及大气传感器。
进一步地,弹上导引头采集的目标信息包括:相控阵雷达信号以及图形匹配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自毁安控装置及火箭
- 下一篇:一种转子式弹链装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