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0978.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楚金甫;刘娟娟;牛晓钦;古伟鹏;秦哲;梁法明;衡蒙;李瑞杰;闫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24 | 分类号: | B60L58/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晓辉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电池热管理系统 电池 散热器 控制器控制 支路 串联设置 单独设置 导热通道 管路结构 连通状态 循环管路 加热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加热器串联设置在所述导热通道与散热器连通的管路上并且所述加热器中的管路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当电池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工作对电池进行加热,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加热器不工作,此时加热器中的管路构成循环管路的一部分。该电池热管理系统无需针对加热器单独设置支路,使得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电池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锂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及良好的循环寿命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电动汽车动力来源,电池系统又是电动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称电动汽车的“心脏”,然而电池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遏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说,电池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归结于热控制问题。锂电池的最佳使用温度在10-35℃。温度在-10℃以下时,电芯的电化学活性受到影响,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降低,电池在低温时的输出性能变差,而且低温充电会产生析锂,造成电池内部短路的安全隐患;温度在60℃以上时,电池内部容易产生热聚集,电芯在内部温度超过80℃以上时就会发生自产热,而这些热量一旦无法及时释放,将会导致电池系统温度不断升高,引起连锁反应,进而造成热失控,造成无法挽留的局面。因此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需要优化电池系统结构,匹配带热管理系统的电池系统。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2941791 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热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箱、电池箱散热器以及加热器,电池箱散热器与加热器并联并且均与电池箱上的循环管路连接,电池箱的循环管路上还并联设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上还连接有冷凝器、空调压缩器以及相应的蒸发器,以在温度较高时通过空调压缩机进行散热。加热器主要用于在电池温度过低时对电池进行加热,以使电池处于合适的工作环境中,但是这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加热器与电池箱散热器为并联关系,这样就需要单独为加热器设置一个管路支路,造成电池箱热管理系统的循环管路结构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结构复杂的问题;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电池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1: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设有导热通道的电池箱以及与电池箱的导热通道连通的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用于对导热通道中的流体加热的加热器,所述循环管路包括散热支路,散热支路上设有用于对导热通道中的流体散热的散热器,所述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能够控制加热器和散热器的控制器,所述加热器串联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加热器串联设置在所述导热通道与散热器连通的管路上并且所述加热器中的管路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当电池温度较低时控制器控制加热器工作对电池进行加热,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加热器不工作,此时加热器中的管路构成循环管路的一部分。该电池热管理系统无需针对加热器单独设置支路,使得电池热管理系统的管路结构简单。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2,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循环管路还包括空调散热支路,所述空调散热支路上设有空调压缩机、空调冷凝器以及空调蒸发器,提高电池的散热效果。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3,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1或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电池箱包括电池箱底板,所述电池箱底板上侧面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嵌装有用于供导热流体流通的流体管道,所述流体管道形成所述导热通道,结构简单。
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4,在电池热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得到:所述流体管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导热管道单元,所述导热管道单元所处的区域与电池箱箱体中的电池模组对应,相邻导热管道单元之间的间隔与相邻电池模组之间的间隔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森源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9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