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421.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振飞 |
主分类号: | F01N13/08 | 分类号: | F01N13/08;F01N13/18 |
代理公司: | 六安市新图匠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39 | 代理人: | 朱小杰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排气管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气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气管安装于发动机排气岐管和消声器之间,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从而起到减振降噪、方便安装和延长排气消声系统寿命的作用。现有的排气管通常为一道管道,由于排气道的直径不能随意扩大,因此,这样的排气管对于排量较大的发动机来说,排气的速度受到限制,不但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工作,而且还加重了排气管上的热量积存。
申请公布号:CN103925056A,公布了一种机动车排气管,在主要技术方案是在机动车排气管末端增设金属软管,其主要技术特征包括排气管、金属软管和螺丝,排气管和金属软管通过螺丝固定连接,金属软管套接在排气管末端。上述结构设计不合理,而且排气效率非常低;同时,现有的排气管为了使整个排气系统呈挠性联接大多结构比较复杂,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包括筒身,所述筒身为扁平型的圆柱体结构,筒身的顶部和底部均密封焊接有筒身端盖,筒身底部两侧均设有进气端口,进气口处均安装有筒身连接管,筒身连接管一端与进气端口焊接,筒身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发动机,筒身连接管和发动机之间安装有进气管,筒身顶部安装有梅花碗,梅花碗上焊接有加强板,梅花碗顶部连接有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和排气管IV,所述排气管I和排气管III外壁顶部均固定有第一固定耳,两个第一固定耳的一侧均设有第二固定耳,第一固定耳与靠近其一侧的第二固定耳之间安装有第二固定耳连接管,所述排气管I和排气管III均为G型结构,排气管II、排气管IV均为S型结构,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排气管IV与梅花碗的连接处均设有分流板,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和排气管IV远离梅花碗一端的开口处朝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内安装有进气管内胆管,进气管内胆管靠近筒身的一端安装于进气管内,进气管内胆管和进气管之间安装有内塞盖,进气管内胆管远离筒身的一端焊接于进气管内。
优选的,所述内塞盖包括固定板和分别固定于固定板两端的两个弹性安装板,两个弹性安装板均与固定板之间焊接,弹性安装板设置于进气管内胆管的内壁与进气管外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筒身连接管为锥形结构,筒身连接管与进气管连接的一端口径小于与筒身连接管与筒身连接的一端的口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耳的直径大于第二固定耳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便,各部件的焊接处焊缝流畅,饱满;
2、装置整体表面无焊渣,无毛刺,无焊接漏洞;
3、除法兰外其他部件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形成一体,在安装使用时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4、通过梅花碗连接有排气管I、排气管II、排气管III、排气管IV,大大提高了尾气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管扁平筒身的排气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固定耳、2第二固定耳连接管、3第二固定耳、4排气管I、5排气管II、6筒身端盖、7筒身、8内塞盖、9筒身连接管、10进气管、11进气管、12加强板、13排气管III、14排气管IV、15进气管内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振飞,未经张振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多级双管牛头型排气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