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对用于神经节苷脂定量筛查的浮力微球探针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2434.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鞠熀先;陈云龙;刘惠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对 用于 神经节苷脂 定量 浮力 探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定量筛查的浮力微球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微球探针包括提取探针和收集探针;所述提取探针为以二氧化硅浮力微球为载体,分别负载具有核酸内切酶Eco47III切割位点和硼酸末端的功能DNA分子;所述功能DNA分子由DNA1和DNA2杂交形成,所述DNA1的3’端为巯基,通过琥珀酰亚胺和马来酰亚胺双修饰的聚乙二醇链连接到氨基硅烷化的二氧化碳浮力微球上;所述DNA1的5’端为羧基,通过共价结合氨基苯硼酸分子,用于特异性识别提取细胞表面含唾液酸基团的生物分子;所述DNA2与所述DNA1中间部分杂交形成一个内切酶Eco47III的酶切位点;所述提取探针能够快速与细胞进行作用和分离,实现对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非破坏性的提取;所述收集探针通过直接对羟基化的二氧化硅浮力微球进行十八烷硅烷化得到,所述收集探针通过疏水作用对释放的神经节苷脂进行特异性收集,并进一步利用杂交链反应获得荧光信号,实现细胞表面神经节苷脂的定量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微球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探针表面收集到的含唾液酸基团的生物分子在内切酶Eco47III酶切后,连同结合的核酸碎片释放到溶液中,释放物中含神经节苷脂的分子被所述收集探针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微球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探针表面收集的含神经节苷脂的分子能够由其结合的核酸碎片与引发序列杂交,引发杂交链反应,获得荧光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4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