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及刹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2437.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乐;何文静;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44 | 分类号: | B64C25/44;B60T13/7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310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级 自动 刹车 飞机 电传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包括刹车指令传感器、电液伺服阀、减压阀、液电阀、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盒;其特征在于:
Ⅰ还包括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节流器和单向阀,并且所述的电液伺服阀包括第一电液伺服阀和第二电液伺服阀;刹车指令传感器、第一电液伺服阀、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盒组成常规的刹车系统;所述的减压阀包括第一减压阀和第二减压阀;所述的液电阀包括第一液电阀和第二液电阀;
Ⅱ所述的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第一减压阀、第二减压阀,第一液电阀、第二液电阀、第二电液伺服阀、第一转换阀、第二转换阀、节流器、单向阀、速度传感器、刹车指令传感器和控制盒组成自动刹车系统;
所述自动刹车系统中,刹车指令传感器的电气输出端与控制盒的刹车指令输入端连接;控制盒的电气输入端与机轮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该控制盒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液伺服阀的输入端和第二电液伺服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液伺服阀的液压刹车口与第一转换阀的正常刹车输入口连接;
第一减压阀的进油口与飞机供压系统液压源管路联接,出油口与第一液电阀进油口管路联接;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的负极与第一液电阀的电气接口连接;第二减压阀有两个液压接口,分别是进油口和出油口,其中的进油口与飞机供压系统液压源管路联接,出油口与第二液电阀进油口管路联接;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的负极与第二液电阀的电气接口连接;
所述第一液电阀的出油口和第二液电阀的出油口分别与第二转换阀的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转换阀出油口与第二电液伺服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二电液伺服阀的刹车口与第一转换阀的自动刹车进油口连接;所述第一转换阀的出油口与节流器的进油口连接;该节流器的出油口与机轮刹车装置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单向阀的一端并接在节流器与机轮刹车装置之间,单向阀的另一端并接在第一转换阀与节流器之间;所述单向阀的开启方向沿回油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减压阀的减压压力为正常刹车系统最大刹车压力的75-125%;两级自动刹车时,第一减压阀的减压压力低于第二减压阀的减压压力;该第一减压阀的减压压力为10MPa;采用一套液压系统供压;第二减压阀的减压压力为12.5MP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液伺服阀为正增益阀,液压输出压力与控制输入电流信号成正比;第二电液伺服阀为负增益阀,液压输出压力与控制输入电流信号成反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和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均安装在驾驶舱内;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与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互斥接通,当一个开关闭合,另一个开关不能实现闭合接通电路,一个开关受控于另一个开关,以防止误操作二个自动刹车开关带来转换阀转换异常而刹车失效。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二级自动刹车的飞机电传刹车系统的刹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是:
步骤1,设置自动刹车级别和自动刹车压力;所设置的自动刹车级别为二级,其中,一级自动刹车压力为10MPa,对应第二自动刹车开关K2;一级自动刹车压力为12.5MPa,对应第一自动刹车开关K1;
步骤2,接通自动刹车;当飞机着陆达到刹车速度,手动闭合开关,实施飞机刹车;
自动刹车开关与相应的自动刹车级别和自动刹车压力相对应;
第步骤3,断开自动刹车;当飞机着陆滑跑停止或达到低速滑行速度,手动断开开关,解除飞机自动刹车;
在自动刹车过程中,如果出现刹车机轮打滑,通过第一电液伺服阀、速度传感器和控制盒构成的电子防滑刹车控制系统实施防滑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