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NT-proBNP检测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731.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蛋白 抗体 偶联 制备 分子荧光 互补技术 诊断试剂盒 心衰疾病 试剂盒 准确度 发明试剂 检测试剂 临床检测 免清洗 准确率 诊断 监测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NT‑proBNP诊断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抗NT‑proBNP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N端片段、抗NT‑proBNP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C端片段;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NT‑proBNP诊断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抗NT‑proBNP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N端片段的制备、抗NT‑proBNP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C端片段的制备;最后还公开了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具有特异性好、操作方便、检测快速、线性范围宽、免清洗、准确度高等优点,便于临床检测使用,其应用于心衰疾病的监测,可以提高心衰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用于体外免疫诊断检测人体内NT-proBNP的含量,属于疾病诊断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1988年,由日本学者Tetsuji Sudoh等首次从猪脑内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强力的利钠、利尿、扩血管和降压作用的多肽,命名为脑钠肽或称钠尿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BNP 主要存在于心室隔膜颗粒中,当心室的容积扩张和压力负荷增加时,其分泌量增多。 NT-proBNP与BNP同属于利钠肽家族,两者的生物学来源相同,但生物学效应和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心室肌细胞压力负荷增加时,合成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脑钠肽原,然后迅速剪切掉含有2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形成含108个氨基酸的BNP前体(proBNP),随后在内切酶的作用下裂解成含有32个氨基酸、有活性的B型利钠肽(BNP)和含有76个氨基酸、无生物活性的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
心室容量负荷、室壁压力增加、心肌细胞损伤等因素是导致NT-proBNP代偿性分泌增加的主要原因。当心肌损伤或心功能不齐时,其循环中NT-proBNP的分泌代偿性增加、参与扩张血管、维持血压动态平衡、促进尿钠排泄和利尿、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调节作用。在维持心脏代偿状态、延缓疾病进程方面起重要作用,且NT-proBNP水平的增加与心功能损伤的程度成正比。因此,NT-proBNP能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近几年的研究报道: BNP或NT-proBNP检测可以有效评价心衰患者的预后,是心衰患者出院后死亡或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强有力预测指标一。NT-proBNP较BNP有以下特点:(1)半衰期较长(120min);(2)体外稳定性强;(3)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浓度高于BNP。鉴于这些特点,它便于检测,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常用的NT-proBNP检测方法有金标定性试验、荧光免疫法、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金标定性实验快速,但该方法灵敏度低、无法动态监测 NT-proBNP含量的变化。荧光免疫法操作复杂,对操作环境和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ELISA 法的检测灵敏度较低,目前主要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筛查等对检测灵敏度要求较低的项目,并且反应时间较长。CMIA法是从ELISA法改进而来,与ELISA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特点,但是CMIA法是非均相反应,操作过程需要清洗,这降低了检测的可重复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能利用NT-proBNP的抗体,以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为平台,研发出一种针对心衰疾病诊断的NT-proBNP快速检测试剂。使其与现有检测试剂相比,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免清洗、精密度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心衰疾病的监测,可以提高心衰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则会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和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定量检测NT-proBNP的检测试剂盒、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NT-proBNP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抗NT-proBNP抗体偶联荧光蛋白N端片段;
2)抗NT-proBNP抗体偶联荧光蛋白C端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7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