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式搅拌轴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3563.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99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庄雨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00 | 分类号: | B01F7/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215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式搅拌轴体,属于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化(Automation)是指机器设备、系统或过程(生产、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参与下,按照人的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的过程。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自动化的广义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点:在形式方面,制造自动化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代替人的体力劳动,代替或辅助人的脑力劳动,制造系统中人机及整个系统的协调、管理、控制和优化。在功能方面,自动化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仅仅是自动化功能目标体系的一部分。自动化的功能目标是多方面的,已形成一个有机体系。在范围方面,制造自动化不仅涉及到具体生产制造过程,而是涉及产品生命周期所有过程。
现有的搅拌轴体在使用时其强度低,且在操作时浪费时间,同时不能实现加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式搅拌轴体。
本发明的一种加热式搅拌轴体,它包含轴体本体、加强筋、支撑体、集热片、加热棒;轴体本体的外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加强筋,且数个加强筋之间的轴体本体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轴体本体的内上侧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加热棒的外侧壁设置有数个支撑体,且数个支撑体安装在安装孔的侧壁上,安装孔的侧壁上安装有数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集热片,且安装槽与加强筋相对应,所述支撑体与弧形槽相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板为波纹式集热板。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筋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槽。
作为优选,所述轴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便于实现加强与加热,且能实现快速集热,提高热效率,使用方便,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体本体;2-加强筋;3-支撑体;4-集热片;5-加热棒;11-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轴体本体1、加强筋2、支撑体3、集热片4、加热棒5;轴体本体1的外侧壁上均匀的设置有数个加强筋2,且数个加强筋2之间的轴体本体1上设置有弧形槽11,所述轴体本体1的内上侧设置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棒5,加热棒5的外侧壁设置有数个支撑体3,且数个支撑体3安装在安装孔的侧壁上,安装孔的侧壁上安装有数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安装有集热片4,且安装槽与加强筋2相对应,所述支撑体3与弧形槽11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板4为波纹式集热板。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槽。
进一步的,所述轴体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强柱。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加热棒5实现加热,且通过集热片4实现快速集热,同时通过支撑体3实现加热棒5的支撑,保证加热棒5的稳定性,其使用方便,且能延长使用寿命,采用加强筋2来调节强度,且设置有弧形槽,使得在搅拌时减少搅拌时间,其操作简便,效率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桨式搅拌器的自动化调控系统
- 下一篇:吊坠(天使宝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