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3695.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九云;王崇;滕仁福;朱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葫芦岛中益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 |
代理公司: | 葫芦岛天开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0 | 代理人: | 魏勇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多通道换热器 换热管片 压缩空气 换热管 连接管 清灰口 联箱 下部烟气出口 脉冲清灰器 循环水出口 循环水进口 烟气出口端 壁板 横排 安装固定 串联方式 交错连接 交错排列 平行设置 烟气进口 侧立面 检查孔 连通管 两联箱 支撑梁 龙骨 上端 侧立 常压 堵板 管片 炉门 人孔 下端 组换 镶嵌 贯穿 加工 | ||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多通道换热器。安装固定在支撑梁上的顶部至底部依次平行设置有十一组换热管片,换热管片的两端设有联箱,换热管采用串联方式连接于两联箱之间,换热管片的上下部两端设有堵板,换热管横向联箱内侧一端设有连接管;另一端的连接管与连通管交错连接,换热管片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在换热器的侧立面上,分三横排贯穿交错排列有从上至下设有二十四个压缩空气清灰口和十二个脉冲清灰器口,其中末排压缩空气清灰口位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端,分别作为四个检查孔炉门,换热器下部烟气出口端设有常压人孔,在换热器侧立面镶嵌有龙骨壁板。本发明的多通道换热器的设计,结构简单,加工容易。适宜作为换热器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的是热能领域的一种多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传统换热器的结构、形状已经固定,不能任意组合,从而产生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传统换热器介质单一、换热管简单、换热器形状受限,并且安装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换热器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通道换热器。该换热器通过多通道结构设计,解决换热器结构设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换热器安装固定在支撑梁上,在换热器的顶部至底部依次平行设置有十一组换热管片,换热管片的两端设有联箱,换热管采用串联方式连接于两联箱之间,换热管片的上下部两端设有堵板,换热管横向联箱内侧一端设有连接管;另一端的连接管与连通管交错连接,换热管片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在换热器的侧立面上,分三横排贯穿交错排列有从上至下设有二十四个压缩空气清灰口和十二个脉冲清灰器口,其中末排压缩空气清灰口位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端,分别作为四个检查孔炉门,换热器下部烟气出口端设有常压人孔,在换热器侧立面镶嵌有龙骨壁板。
积极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多通道结构进行换热器的设计,不但换热组件可以任意组合,并且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适宜作为换热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A-A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B-B剖面图;
图4为换热器内管片A示意图;
图5为换热器内管片B示意图。
图中,1.支撑梁,2.换热管片,2.1.换热管,2.2.联箱,2.3.堵板,3.检查孔炉门,4.脉冲清灰器口,5.压缩空气清灰口,6.常压人孔,7.龙骨壁板,8.连接管,9.连通管,10.循环水出口,11.循环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据图所示,换热器安装固定在支撑梁1上,在换热器的顶部至底部依次平行设置有十一组换热管片2,换热管片的两端设有联箱2.2,换热管2.1采用串联方式连接于两联箱之间,换热管片的上下部两端设有堵板2.3,换热管横向联箱内侧一端设有连接管8;另一端的连接管与连通管9交错连接,换热管片上端设有循环水出口10,下端设有循环水进口11;在换热器的侧立面上,分三横排贯穿交错排列有从上至下设有二十四个压缩空气清灰口5和十二个脉冲清灰器口4,其中末排压缩空气清灰口位于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端,分别作为四个检查孔炉门3,换热器下部烟气出口端设有常压人孔6,在换热器侧立面镶嵌有龙骨壁板7。
技术原理:
换热器组装在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之间,利用换热器组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实现烟气热量回收。
本发明的特点:
由于采用多通道结构进行换热器的组合,不但换热组件可以任意组合,换热组件可以有多种形状,并且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葫芦岛中益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葫芦岛中益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多防护高安全新型换热单元
- 下一篇:一种分解槽内分段式列管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