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真空管道列车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356.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5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 |
主分类号: | B61B13/08 | 分类号: | B61B13/08;B61B13/10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罗沪光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真空 管道 列车 中间 发车 换乘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高速真空管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真空管道列车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包括列车线路,列车线路设有固定真空管道,真空管道内设有固定轨道基板,固定轨道基板上设有固定轨道,列车线路上设有多个换乘区间,换乘区间对应的路基内设有滑台导轨,滑台导轨上设有滑台台面,所述滑台台面上设有可移真空管道,可移真空管道内设有可移轨道基板,所述可移轨道基板上设有可移轨道,所述可移真空管道可通过滑台台面水平移动与固定真空管道对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换乘区间内的可水平移动的滑台台面,利用备用可移真空管道和换乘可移真空管道配合,在短时间内实现真空管道线路的变轨,进而实现列车在运行中间站停车、发车换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真空管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真空管道列车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真空管道列车由于其具有高速快捷,安全、节省能源等许多优点,己成为高科技国家交通发展的主攻方向,我国更是提出把时速高达4000公里的高速管道列车作为未来轨道列车的主要研究课题,但是目前大多研究的是直通列车,只有起点和终点站。
任何列车都不可能只有始发站和终点站,特别是线路长达数千公里的两城中间必须设有相应的站点,供各地的旅客上车和下车,由于管道列车的时速在一千多公里到数千公里,上百公里的距离仅需一到四、五分钟,且通行的管道还必须是真空,因此目前的高速铁路的站台和换乘方式是不能用于高速管道列车。
我国东部人口众多,城市之间的距离多为五六十公里,现在的高铁几乎是每个三线城市都设有站点,这极大的方便了沿线的民众的出行。
申请人通过阅读有关文献,通过思考和研究设计了一种高速管道列车的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能保证列车在30秒内安全完成停车、管道移出通行,等候发车或换乘旅客,且能保证管道的真空和其他列车的正常通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高速真空管道列车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真空管道列车中间站发车与换乘系统,包括列车线路,所述列车线路底部设有路基,所述路基上设有固定真空管道,所述固定真空管道中设有固定轨道基板,所述固定轨道基板上设有固定轨道,列车线路上设有多个换乘区间,所述换乘区间对应的路基内设有对应设置的滑台导轨,所述滑台导轨上设有可沿滑台导轨垂直于列车线路水平移动的滑台台面,所述滑台台面上设有两组规格相同可随滑台台面水平平移的可移真空管道,所述可移真空管道内设有可移轨道基板,所述可移轨道基板两端与其两端相邻的固定轨道基板对接,所述可移轨道基板上设有可移轨道,所述可移轨道两端可通过水平移动与相应位置的固定轨道对接;所述可移真空管道与固定真空管道横截面规格相同,可通过滑台台面水平移动与固定真空管道对接;
所述滑台台面中部下方设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内设有垂直于列车线路水平设置的机械滑台丝杠,所述滑台台面可由机械滑台丝杠作用实现水平平移,所述机械滑台丝杠一端设有滑台动力机构;
所述换乘区间两侧设有真空管道内堵仓,与固定真空管道连通,正常运行时处于两真空状态,所述真空管道内堵仓上侧设有进气阀,所述真空管道内堵仓内位于固定真空管道两侧的路基上固定设有相互对称的竖直支架,两个竖直支架顶端设置横支架,竖直支架内侧设有竖直导槽,所述竖直导槽内设有封堵板,所述封堵板两侧设有可在竖直导槽内上下移动的条形导块,所述条形导块竖直高度的中间位置向竖直导槽外延伸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位于竖直支架外侧的固定真空管道设有矩形通槽,所述矩形通槽内固定设有与横支架垂直且水平设置的支撑柱,所述竖直支架外侧的路基内装设封堵液压缸,所述封堵液压缸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缸筒固定装设于路基内,所述活塞杆顶部可活动的套接在支撑柱外,所述封堵液压缸由液压泵站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未经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