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413.9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6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邹阳;谭波;胡飘;周军波;康冕;侯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仇蕾安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线 抢修 快速 支护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侧面支护机构、端面支护板、展开机构和快速支撑杆;侧面支护机构为平面结构且具有沿平面的长度方向伸缩功能,两个侧面支护机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两块端面支护板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边形的几何支撑体,两块端面支护板通过一侧边互相铰接后,两块端面支护板的另一侧边再与侧面支护机构铰接在一起;展开机构连接在两个侧面支护机构上,展开机构通过直线伸缩运动使得几何支撑体通过铰接点实现平面折叠和完全展开。本发明能够快速高效完成管线抢修过程中作业坑的支护,防止作业坑坍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坑支护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线抢修过程中防止作业坑坍塌的快速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基坑支护有以下几种型式:(1)排桩支护;(2)地下连续墙支护;(3)水泥挡土墙;(4)钢板桩;(5)喷锚支护;(6)逆左拱墙;(7)原状土放坡;(8)基坑内支撑;(9)简单水平支撑;(10)钢筋混凝土排桩等,或以上两种以上方式组合支护。
钢板桩是一种简易维护墙,由槽钢正反扣搭接或并排组成。其主要特点是:槽钢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基坑施工完毕回填土后可将槽钢拔出回收再次使用,顶部一般设置一道支撑或拉锚。由于钢板桩可以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经济环保,因此目前在管道和箱涵基坑支护中广泛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1)对于地层中分布有老粘土或风化岩石等较为坚硬地质条件的地层,无论采用振动的方式还是静压的方式,拉森钢板桩或普通槽钢钢板桩均难以压入。
(2)采用钢板桩的方式需要打桩、逐块拼接,效率较低,适用于开挖后的管线铺设等常规作业,但不适用于需快速支护的管线抢修、维护。管线抢修维护要求支护效率更高、更快速。因此需要寻求能克服上述问题的用于管线抢修维护的快速支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完成管线抢修过程中作业坑的支护,防止作业坑坍塌。
一种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该装置包括侧面支护机构、端面支护板、展开机构和快速支撑杆;
所述侧面支护机构为平面结构且具有沿平面的长度方向伸缩功能,两个侧面支护机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通过两块端面支护板活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边形的几何支撑体,两块端面支护板通过一侧边互相铰接后,两块端面支护板的另一侧边再与侧面支护机构铰接在一起;所述展开机构连接在两个侧面支护机构上,展开机构通过直线伸缩运动使得几何支撑体通过铰接点实现平面折叠和完全展开。
进一步地,所述侧面支护机构包括固定单元、伸缩驱动单元和活动单元,活动单元通过伸缩驱动装置与固定单元连接;伸缩驱动装置 控制活动单元沿固定单元的长度方向伸出或缩回,以适应不同长度作业坑的支护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展开机构包括左连杆、右连杆和展开油缸,所述展开油缸位于左连杆与右连杆之间,缸体端与一侧的侧面支护机构铰接,活塞端斜向上延伸后与左连杆和右连杆的端部铰接;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另一端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侧面支护机构铰接,且两个铰接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控制展开油缸的缩回,即可快速展开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至预定宽度,可适应不同宽度作业坑的支护要求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支护装置的稳定性,所述两个侧面支护机构之间安装快速支撑杆,所述快速支撑杆为伸缩结构,位于两侧面支护机构之间的顶部和底部,两端分别与左、右侧侧面支护机构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支护装置在完全折叠后运输时减小体积,所述展开机构中的左连杆、右连杆和展开油缸均通过各自的安装座与侧面支护机构实现连接,安装座可沿侧面支护机构的宽度方向滑动,展开机构的工作位置和折叠位置固定通过固定插销来实现。
一种管线抢修快速支护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支护装置水平放置于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4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