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4497.6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叶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洪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Q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叫器 按钮 数据通信处理系统 多通道 连接座 智能化 触发 按钮内表面 按钮安装 高度集成 管理成本 紧急呼叫 快速流程 设备成本 终端安装 线路板 卡壳 减小 配管 配线 终端 响应 医疗 | ||
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由呼叫器外壳、按钮、触发终端、连接座组成,所述的按钮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上,触发终端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上位于按钮下方与按钮内表面接触,连接座安装在呼叫器外壳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采用高度集成线路板,不会产生卡壳等现象。本发明,配管配线的工时不会明显增加。相对少许的设备成本增加,却带来了快速流程,明显縮短了患者紧急呼叫的响应时间,降低的医疗责任风险,从总体上大大减小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叫对讲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主要有同、异步通信卡、协议分析器、Nport server等,主要功能包括多通道同步/异步RS-232串行数据通信、多通道的数据接收和发送、协议分析和封装等,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通信等领域。 这些产品功能比较简单,支持的协议不全面,特别对军用信息系统的协议支持比较弱,无扩充性,而且大多不能单独工作,只能应用于一些需求比较简单的场合,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串行数据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使用场合的使用要求也不同,有些信息系统不仅需要不同通信协议的同、异步数据通信,而且还需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所以普通的商用产品难以满足这些信息系统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呼叫者找到移动对象的准确位置,并通过传呼对讲分机,完成其和移动对象的对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由呼叫器外壳、按钮、触发终端、连接座组成,所述的按钮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上,触发终端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上位于按钮下方与按钮内表面接触,连接座安装在呼叫器外壳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叫器外壳的底面设有与连接座配合的子口,方便连接座压装在呼叫器外壳上。
所述的按钮采用高度集成线路板,不会产生卡壳等现象。
所述的触发终端采用整体密封防水处理,防止车内冲洗对其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所述的呼叫器使用的系统有触发终端与接收终端通过无线脉冲进行信号转换,无需导线连接。
本发明,配管配线的工时不会明显增加。相对少许的设备成本增加,却带来了快速流程,明显縮短了患者紧急呼叫的响应时间,降低的医疗责任风险,从总体上大大减小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知,一种多通道智能化数据通信处理系统,由呼叫器外壳1、按钮2、触发终端3、连接座4组成,按钮2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1上,触发终端3安装固定在呼叫器外壳1上位于按钮2下方与按钮2内表面接触;连接座4安装在呼叫器外壳1底部,呼叫器外壳1的底面设有与连接座4配合的子口9,方便连接座4压装在呼叫器外壳1上,且工作方式简单效率高;并在呼叫器外壳1上设有两个沉台孔5,装车时使用螺丝7穿过沉台孔5固定在扶手管8上,为了呼叫器外观美观,并在沉台孔5处螺丝7上方压装设有活动的盖帽6。按钮2采用高度集成线路板,不会产生卡壳等现象,并在按钮2上标识有文字,方便乘客认知使用;触发终端3采用整体密封防水处理,可很好的防止车内冲洗导致短路引起火灾,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能;由于扶手管8为铁制件,呼叫器系统有触发终端与接收终端通过无线脉冲进行信号转换,无需导线连接,可以很好的预防导线贯穿整车扶手管8(铁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短路,发生火灾,影响乘客生命安全。另外由于呼叫器采用分体组合式安装,可以满足多样的安装要求可安装在扶手管8通用性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外观简约大方、造型新颖独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洪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洪诚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