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4963.0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9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发;黄宝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禾逸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距离 快速 复制 无线 警号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收发模块、一个以上的蜂鸣器、LED灯组、电源和报警信号对码复制模块,所述电源为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LED灯组供电,所述微处理器经无线收发模块与报警主机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LED灯组和各个蜂鸣器均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报警信号对码复制模块包括控制面板、探测器对码复制电路、遥控器对码复制电路、转发器对码复制电路和报警主机对码复制电路,所述控制面板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探测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各个探测器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各个探测器通信进而当探测器触发报警后可联动控制蜂鸣器报警,所述微处理器与遥控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各个遥控器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各个遥控器通信进而根据遥控器进行布防或撤防时转至微处理器控制进入待报警或休眠状态,所述微处理器与转发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转发探测器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转发探测器通信地址码复制转发并由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转发,所述微处理器与报警主机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报警主机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与报警主机通信进而接收警号联动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对码复制模块还包括复位电路,所述微处理器与复位电路相连接用于对已连接的各个探测器、各个遥控器、转发器和报警主机地址码的清除将存储器恢复至未对码复制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光伏组件和蓄电池,所述太阳能光伏组件为蓄电池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快速复制的无线警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拆报警装置,所述防拆报警装置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
6.一种无线警号远距离快速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无线警号装置上设置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收发模块、一个以上的蜂鸣器、LED灯组、电源和报警信号对码复制模块,电源为微处理器、无线收发模块和LED灯组供电,其中微处理器经无线收发模块与报警主机通信连接,存储器与微处理器相连接,LED灯组和各个蜂鸣器均与微处理器输出端相连接,报警信号对码复制模块包括控制面板、探测器对码复制电路、遥控器对码复制电路、转发器对码复制电路和报警主机对码复制电路,控制面板与微处理器输入端相连接用于工作模式切换操作,探测器对码复制电路、遥控器对码复制电路、转发器对码复制电路和警号对码复制电路均与微处理器通信连接;
(2)通过控制面板选择微处理器与探测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与报警主机相连接的各个探测器的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各个探测器的通信进而当某个探测器触发报警后该警情可由无线收发模块接收,再由微处理器根据警情联动控制蜂鸣器报警;通过控制面板选择微处理器与遥控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与报警主机相连接的各个遥控器的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与各个遥控器通信进而将遥控器布防或撤防状态通过警号无线收发模块接收至微处理器,由微处理器控制警号装置进入待报警或休眠状态;通过控制面板选择微处理器与转发器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与报警主机相连接的转发探测器的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与转发探测器通信复制该探测器转发的信息由无线收发模块接收至微处理器处理,微处理器将该信息通过无线收发模块转发至报警主机实现信息的转发和中继,通过控制面板选择微处理器与报警主机对码复制电路相连接用于复制报警主机的地址码存储至存储器中实现微处理器与报警主机通信进而接收或发送警号进行联动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禾逸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禾逸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49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稳定的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管材切割的精密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