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及其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5580.5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靖;方小丹;熊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E04C3/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装配式 钢套 连接 混凝土 及其 装配 方法 | ||
1.一种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混凝土单元和外套短钢管,预制混凝土单元包括预制混凝土和内嵌钢管;内嵌钢管预设在预制混凝土内,内嵌钢管的上端伸出预制混凝土的上部,内嵌钢管的下端伸出预制混凝土的下部,内嵌钢管内部填充有高强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单元连接安装成混凝土柱时,外套短钢管套设在下层预制混凝土上部伸出的内嵌钢管的外侧和上层预制混凝土下部伸出的内嵌钢管的外侧;外套短钢管与内嵌钢管径向重叠部分通过螺栓径向贯穿固定,防止外套短钢管与内嵌钢管之间轴向和周向相对滑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外套短钢管与内嵌钢管径向重叠部分通过螺栓组径向贯穿固定,螺栓组中各螺栓间呈固定夹角沿外套短钢管周向分布。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沿外套短钢管的轴向分布有两组以上螺栓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内嵌钢管伸出预制混凝土的单侧部分长度在80~120毫米之间;外套短钢管与内嵌钢管伸出预制混凝土的部分套接长度在160~240毫米之间。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内嵌钢管的外壁设有若干抗剪环箍,抗剪环箍沿着内嵌钢管的轴向分布。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各抗剪环箍之间的间距在300~450毫米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单元还包括埋设在预制混凝土内部的竖向受力钢筋和箍筋,竖向受力钢筋的上下端,部分伸出预制混凝土的上部和下部,相邻两个预制混凝土单元的竖向受力钢筋通过钢套筒挤压钢筋连接。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混凝土柱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层的预制混凝土单元的安装:
将预制混凝土单元固结安装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
将预制混凝土下部内嵌钢管的外伸部分埋入钢筋混凝土基础内;
第二层的预制混凝土单元的安装:
外套短钢管套设在第一层预制混凝土上部伸出的内嵌钢管上,将第二层的预制混凝土下部伸出的内嵌钢管插入外套短钢管内对位,在外套短钢管与上下层内嵌钢管伸出预制混凝土的部分,通过螺栓组径向贯穿固定,防止两者之间轴向和径向的相对运动;
然后,将第二层预制混凝土单元下部的竖向受力钢筋通过钢套筒与第一层预制混凝土单元上部的竖向受力钢筋挤压连接,即竖向受力钢筋在钢套筒内对接;
依次循环,完成各层整根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的装配。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制装配式内嵌钢套管连接混凝土柱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完成2或3层预制混凝土单元的装配后,向内嵌钢管内灌注高强混凝土,以此类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55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木质素多分散性的方法
- 下一篇:机车车辆检修监控装置及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