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喜旱莲子草浸提液进行除藻的方法和除藻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76352.X 申请日: 2017-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8101168A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黄永杰;姚雨亭;潘欢;毛娟;方晓芬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2F1/50 分类号: C02F1/50
代理公司: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代理人: 邹飞艳;张苗
地址: 241002 安徽省芜***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旱莲子 提取液 除藻 除藻剂 浸提液 无二次污染 积极作用 蓝藻生长 入侵植物 外来入侵 有效抑制 根提取 蓝藻 抑藻 杂草 生长 治理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喜旱莲子草浸提液进行除藻的方法和除藻剂,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喜旱莲子草提取液进行除藻,其中,喜旱莲子草提取液包括喜旱莲子草的根提取液、喜旱莲子草的茎提取液和喜旱莲子草的叶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利用外来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提取液进行除藻,从而达到抑制蓝藻生长的目的,且该方法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抑藻效率好,不仅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还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防除起到积极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藻治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喜旱莲子草浸提液进行除藻的方法和除藻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江河湖泊和海湾地区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渐严重,导致水华现象频发。水华的爆发不仅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而且其代谢产物藻毒素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了人类的健康。因此,寻找一种高效、安全、简单的藻类控制方法已成为水环境保护领域的前沿和热点课题。生物入侵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严重影响土著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其有可能大幅度的改变当地生态系统。喜旱莲子草是一种外来恶性杂草,在入侵地能够很快生存,蔓延,形成大面积的片状分布,土著生态系统可能不可逆转地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可能受到很大的影响。

目前,除藻技术主要包括物理除藻,化学除藻,生物除藻等三种措施。

物理除藻法:具有直接、有效的特点。物理除藻即利用物理原理来治理藻类爆发,在蓝藻密度较大时这种方法比较普遍,主要技术手段有:机械捞藻、气浮技术、曝气技术、隔离法、超声波法、引水冲洗法、或是将上述某些方法结合起来的技术等。

化学除藻法:该措施除藻效果较强,是除藻方法中较常见的是用杀藻剂除藻。硫酸铜是最常见的杀藻剂之一。泼洒硫酸铜的方法很早就被使用于去除水华藻类。Cu2+能对蓝藻的光能吸收和利用起抑制作用,吸附磷、固氮,杀藻效果较强。还有其他一些杀藻剂,如三氯化铁、明矾、聚铁、聚铝、PAM、石灰等。另一种典型的化学除藻法是电化学法。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荷的藻细胞发生移动,在电极板表面形成易分离的藻膜,从而达到较高的藻类去除率。

生物除藻法:生物除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鱼类、贝类等对藻类的捕食来降低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经典的生物操纵技术,利用了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原理,即利用鱼类来控制浮游动物,利用浮游动物来控制浮游植物,达到降低叶绿素浓度和提高透明度的目的。但是上述除藻法也具备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物理除藻法:这种方法对水华严重的水域很有效,但对于低密度的藻类处理效果不佳,而且打捞费时费力,耗资巨大,并不是长久之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华问题。化学除藻法:化学除藻法虽然见效快,但会产生一些问题,尤其易造成二次污染。由于化学除藻法对环境存在显著的负面效应,及可能促进蓝藻释放藻毒素等缺点,其实际应用往往受到限制。生物除藻法:该方法安全、简单。但这种方法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时间、季节、水体规模及水体的深浅等。对于富营养化湖泊的蓝藻水华,浮游动物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喜旱莲子草浸提液进行除藻的方法和除藻剂,利用外来入侵杂草喜旱莲子草的提取液进行除藻,从而达到抑制蓝藻生长的目的,且该方法治理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抑藻效率好,不仅有效抑制了蓝藻的生长,还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防除起到积极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喜旱莲子草浸提液进行除藻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喜旱莲子草提取液进行除藻,其中,喜旱莲子草提取液包括喜旱莲子草的根提取液、喜旱莲子草的茎提取液和喜旱莲子草的叶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除藻剂,所述除藻剂包括喜旱莲子草的根提取液、喜旱莲子草的茎提取液和喜旱莲子草的叶提取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