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EGFR单链抗体、抗PD1单链抗体及融合蛋白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6666.X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峥;郝中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立思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C07K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egfr 抗体 pd1 融合 蛋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链抗体、抗PD1单链抗体及融合蛋白及其应用,所述双特异单链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原识别能力,既具有抗体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同时又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效果,而且该抗体融合蛋白的分子量小,可以在原核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大大降低了抗体药物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EGFR单链抗体及抗PD1单链抗体的双特异抗体,属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
背景技术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存最大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2012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为306.5万,约占全球发病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数为220.5万,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
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非常复杂的调节机制,有非常多的生物效应分子参与其中。明晰这些生物效应分子的作用机制,对于肿瘤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受体,普遍表达于人体的表皮细胞和基质细胞,并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存在高表达,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GFR的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血管生成、粘附、侵袭和转移。EGFR信号传导关乎细胞的凋亡、增殖、分化、迁移和细胞周期循环,与肿瘤的形成和恶化息息相关。通过阻断EGFR与其配体的结合可以抑制EGFR向胞内的信号传导,从而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迁移的效果。
运用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肿瘤是一次革命性的肿瘤治疗。其中抗体阻断肿瘤细胞和T细胞之间PD-L1和PD1相互作用的治疗方式被认为是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方式。PD1是I型跨膜蛋白,通常表达在T,B和NK细胞表面。它的配体PD-L1是抗原递呈共刺激分子B7家族的成员,表达在多种细胞表面,包括肿瘤细胞。当配体PD-L1与PD1结合后,PD1与TCR相互作用向细胞内传递抑制性信号。导致T细胞对肿瘤细胞无应答。如果抗体阻断了PD-L1与PD1之间的结合,则大大提高了T细胞的细胞免疫应答效率,提高了T细胞杀伤肿瘤的效率。
传统的治疗肿瘤的方法是手术或者放、化疗。随着近年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一批优质的抗肿瘤抗体药物的问世,使得一些难治性肿瘤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抗体药物已作为肿瘤患者常规的治疗药物之一,预计2020年,单抗药物的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美元。自从1984年第一个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诞生以来,新型基因工程抗体不断出现,如人源化抗体、单价小分子抗体(Fab、单链抗体、单域抗体、超变区多肽等)、多价小分子抗体(双链抗体,三链抗体,微型抗体)、某些特殊类型抗体(双特异抗体、抗原化抗体、细胞内抗体、催化抗体、免疫脂质体)及抗体融合蛋白(免疫毒素、免疫粘连素)等等。另外,用于制备新型抗体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继杂交瘤技术之后生命科学研究中又一突破性进展。
对于血液性肿瘤,全分子抗体药物具有优势,它们可以激活补体和免疫细胞将血液中游走的肿瘤细胞杀死,但是对于实体肿瘤,由于全分子抗体药物分子量大,进入不到实体瘤内部,它们的抗肿瘤效果不理想。而小分子抗体却可以轻松进入实体瘤内部发挥抗肿瘤作用。未来的抗体药物将以小分子抗体药物为主。小分子抗体药物尤其对中国来说更为必须,因为在中国多发的肺癌、肝癌和消化道系统肿瘤中绝大多数都是实体性肿瘤。中国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而在肺癌中也有些是死亡率非常高的转移性肿瘤,如肺癌的脑转移发生率可以达到35%~50%,多个部位的骨转移发生率可以达到50%。对于脑和骨转移的癌症治疗,小分子抗体药物就可以发挥其无法替代的抑制转移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立思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立思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66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