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7503.3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明英;周向;王建华;崔岩;任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14 | 分类号: | B01D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旋 除尘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所述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包括:呈文丘里管状的旋流筒,所述旋流筒的中部为喉管;初级旋流单元,同轴设置在旋流筒内的底部进气口处;二级旋流单元,同轴设置于所述喉管内;所述二级旋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喉管内的被动自由式叶轮。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结合了溅屈曲面分离、惯性分离、离心分离等多种方式对烟气进行多次处理,既能高效去除5μm及以下小颗粒粉尘、雾滴,增加脱硫塔的除雾效果,又能减小阻力损失,降低了脱硫塔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本发明的除尘除雾器能够应用于湿式脱硫塔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含尘、雾滴的湿烟气进行除尘除雾的装置,特别是用于烟气湿法脱硫装置,即一种双气旋除尘除雾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去除燃煤电厂烟气中所含的SO
为了增加除雾效果,也有部分厂家加装旋流板除雾器,但现有的旋流板除雾器以整体形式安装在脱硫塔内,含尘烟气通过旋流板时发生旋转,旋转产生离心力将烟气中的雾滴抛向塔壁,由塔壁液膜收集汇流。现有旋流除雾器存在运行不稳定、压力损失大、烟气负荷波动范围大、除雾效率不稳定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旋流除雾器除雾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尘除雾器,也称为双气旋除尘除雾器,以解决现有旋流除雾器除雾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双气旋除尘除雾器,所述双气旋除尘除雾器包括:
呈文丘里管状的旋流筒,所述旋流筒的中部为喉管;
初级旋流单元,同轴设置在旋流筒内的底部进气口处;
二级旋流单元,同轴设置于所述喉管内;
所述初级旋流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旋流筒底部的导流锥、连接在所述导流锥顶部的盲筒、设置在所述盲筒下部的外沿上并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多个导流叶片、以及沿所述盲筒外圆周方向分布并位于所述导流叶片上方的初级旋流叶片;所述初级旋流叶片的内端连接在所述盲筒上;所述初级旋流叶片的外端与旋流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初级旋流叶片的半径大于导流叶片的半径;
所述盲筒的顶端为封闭端;所述盲筒的内部是中空的;
所述二级旋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喉管内的被动自由式叶轮。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旋流单元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喉管内的支撑骨架、设置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轴承、通过轴承连接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转轴、以及与所述转轴同轴连接的轮毂,其中,所述被动自由式叶轮沿圆周方向均布间隔设置于轮毂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二级旋流单元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上的密封盒,所述密封盒通过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喉管的内壁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双气旋除尘除雾器还包括:网格结构,设置在旋流筒内,网格结构的数目为两个,初级旋流单元上方和二级旋流单元上方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网格结构,所述网格结构整体形状呈中空的环状,所述网格结构与旋流筒的内壁具有间距,所述网格结构上均匀分布有导水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