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卷板材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7621.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聪;邹少英;钟诚;许承荣;梁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聪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地址: | 536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卷板材生产设备,包括:预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和与箱体连通的高压泵,箱体内部具有空腔,箱体具有上开口,上开口配合设置有盖体,高压泵向空腔泵入气体;剥皮装置,其包括圆筒、设置在圆筒内壁的刀片、驱动原木相对圆筒转动的驱动单元,圆筒包括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于顶部铰接以实现圆筒底部的自由开合,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的侧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以弹性支撑圆筒的开合,圆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料口以排出木皮;其中,圆筒内壁还设置有刮皮钉,刮皮钉和刀片均分别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与圆筒内壁连接;切板装置,其包括用于支撑固定原木的第二弹性组件和贴在原木表面进行旋切的旋切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木卷板材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木卷材的生产加工一般需要经历原木剥皮和圆木旋切形成薄板等步骤,现有的原木剥皮机械通常是使用圆筒包裹原木,在圆筒内壁固定削皮刀,设置驱动装置驱动原木相对圆筒旋转,削皮刀将皮刮落从而完成削皮。这些传统原木削皮机械具有以下缺点:由于削皮刀是固定在圆筒内壁,当遇到一定弯曲度的原木时,部分削皮刀硬生生刺入原木中,构成对原木内部的过度伤害,部分削皮刀顶不到原木的外表,无法进行削皮。这导致削出来的原木部分损伤严重,部分没有完整削皮。
而圆木旋切机械通常是驱动圆木旋转,在圆木的表面设置单板切割器将圆木锯切形成单板,这种旋切的方式容易造成大量的木材损耗,且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木卷板材生产设备,其中,包括:
预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和与箱体连通的高压泵,所述箱体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箱体具有上开口用于放入或取出原木,所述上开口配合设置有盖体以将所述空腔封闭,所述空腔内装有浸泡液体,所述高压泵向所述空腔泵入气体以制造高压。将原木浸泡在浸泡液体中后,使用高压泵充气制造高压将浸泡液体压入到树皮中,部分的浸泡液体透过树皮进入到树皮与木质部的结合层中起到润滑作用,便于树皮与木质部的脱离,同时浸泡过的树皮蓬松便于削皮。
剥皮装置,其包括用于包裹原木的圆筒、设置在所述圆筒内壁的刀片、驱动原木相对所述圆筒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圆筒水平设置且两端开口分别形成进木口和出木口,所述进木口与所述预处理装置对接,用于通入预处理完成的原木;所述圆筒包括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所述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于顶部铰接以实现圆筒底部的自由开合,所述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的侧方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组件以弹性支撑所述圆筒的开合,所述圆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料口以排出木皮。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铰接的结构便于圆筒适应不同直径的原木,且第一弹性组件能够依靠弹性将左半圆筒和右半圆筒顶紧,使得圆筒将与原木包裹紧,便于内壁的刀片切入树皮对树皮进行切割。
其中,所述圆筒内壁还设置有刮皮钉,所述刮皮钉和刀片均分别通过压力调节机构与所述圆筒内壁连接,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电动伸缩杆上的压力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固定在所述圆筒的内壁,另一端支撑所述刀片或刮皮钉,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动伸缩杆和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伸缩。原木的树皮硬度比木质部硬度低,如桉树,树皮相比木质部较为松软,因此可以利用压力调节结构调节刮皮钉和刀片对原木作用的压力,使得刮皮钉和刀片能够穿透树皮而不至于损伤木质部,且由于传统的设备仅设置有刀片而未设置刮皮钉,树皮被切割后仍然黏在原木表面难于分离,刮皮钉能够将切割的树皮刮落,提高了剥皮的效果和效率,同时减少了木材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聪,未经刘智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7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