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8272.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6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关鑫;武海生;王洪雨;陈维强;黎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制造厂 |
主分类号: | B64C25/02 | 分类号: | B64C25/02;B64C25/6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板簧式 起落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续纤维壳体(1)、泡沫层(2)、机身连接衬套(3)、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和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其中,
所述泡沫层(2)填充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内部;
所述机身连接衬套(3)设置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中心位置,所述机身连接衬套(3)与机身相连接;
所述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设置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一端,所述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与机轮相连接;
所述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设置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与机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11),每个加强筋(11)连接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上壁和下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材料为高强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包括第一大衬套(41)和若干个第一小衬套(42),其中,
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一端的中线开设有大圆孔,所述第一大衬套(41)穿设于所述大圆孔内;
沿着大圆孔的圆周开设有与第一小衬套(42)数量对应的小圆孔,每个第一小衬套(42)穿设于相对应的小圆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包括第二大衬套(51)和若干个第二小衬套(52),其中,
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另一端的中线开设有大圆孔,所述第二大衬套(51)穿设于所述大圆孔内;
沿着大圆孔的圆周开设有与第二小衬套(52)数量对应的小圆孔,每个第二小衬套(52)穿设于相对应的小圆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垫片(6),其中,所述弧形垫片(6)的弧形面与连续纤维壳体(1)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一小衬套(42)沿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一端的中线开设的大圆孔的圆周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若干个第二小衬套(52)沿所述连续纤维壳体(1)的另一端的中线开设的大圆孔的圆周均匀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其特征在于:连续纤维壳体(1)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S为挠度,F为连续纤维壳体自由端加载载荷,L为连续纤维壳体长度,E为连续纤维壳体材料弹性模量,I为连续纤维壳体截面惯性矩。
10.一种复合材料板簧式起落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泡沫层(2)填充于连续纤维壳体(1)内部;
将机身连接衬套(3)设置于连续纤维壳体(1)的中心位置,将机身连接衬套(3)与机身相连接;
将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设置于连续纤维壳体(1)的一端,将第一机轮连接衬套(4)与机轮相连接;
将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设置于连续纤维壳体(1)的另一端,将第二机轮连接衬套(5)与机轮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制造厂,未经北京卫星制造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82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金属变厚度的舵面封严结构
- 下一篇:起落架及具有此起落架的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