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0531.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8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徐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珊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H05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机 结合 信号 报警 系统 | ||
1.一种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涉密网端(100)、传输控制台(200)和非涉密网端(300);
所述涉密网端(100)包括涉密网编码模块(101)和涉密网安全防御模块(102);其中,所述涉密网编码模块(101)用于对待传输的警报信息进行编码;所述涉密网安全防御模块(102)用于保护涉密网编码模块(101)和传输控制台间(200)的数据传输;
所述传输控制台(200)包括身份认证模块(201)、信息过滤模块(202)、传输切换模块(203)和安全检测报警防御模块(204);其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201)用于身份识别和管理,信息过滤模块(202)用于人工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警报信息的合法性进行判定,并将判定合格的警报信息打包发送至传输切换模块(203),所述传输切换模块(203)用于在编码后的警报信息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切换与涉密网端(100)和非涉密网端(300)的连接状态,安全检测报警模块(204)用于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进行安全入侵检测报警并防御;
所述非涉密网端(300)包括解码输出模块(301)、字典模块(302)和非涉密网安全防御模块(303);其中,所述解码输出模块(301)用于对接收到的编码后的警报信息进行识别后输出代码,所述字典模块(302)用于将解码输出模块(301)输出的代码与字典库进行匹配,并转换成警报信息输出,所述涉密网安全防御模块(303)用于保护解码输出模块、字典模块和传输控制台间的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涉密网编码模块通过可更换的编码算法对警报信息进行编码,可更换的编码算法存储在ROM模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密网端(100)、传输控制台(200)和非涉密网端(300)均安装在2U密闭式屏蔽机箱内,所述2U密闭式屏蔽机箱采用密闭金属网系统,机箱内所有模块包裹在不锈材料的金属网内,金属网与机箱接地端和电源线屏蔽层相连,机箱设置旋进式接地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涉密网端(100)、传输控制台(200)和非涉密网端(300)均由电源模块供电,电源模块为220V交流电源,内部设置直流转换器和磁性屏蔽环,输出DC12V和5V;外部电源插座为插槽式母接头,周围包裹密闭金属网,插头为棒状公接头,电源线为三线制0.75M2,中间填充阻燃物,外侧为金属屏蔽网,最外部为绝缘阻燃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切换模块(203)通过控制线缆或光纤通断实现与涉密网编码模块(101)和解码输出模块(301)的单向传输;传输切换模块(203)的物理结构具有单向性;针对线缆:信号输出为开关量信号,其中闭合为“1”,断开为“0”,每个线缆接线柱采用三个插针式接线座;针对光纤:光纤通断器采用密闭式红色发光LED,由传输切换模块控制LED发光,其中点亮为“1”,关闭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切换模块(203)通过切换开关在涉密网端(100)和非涉密网端(300)间进行连接对象的选择,同一时刻只能连接其中的一个对象,确保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涉密网端(100)和非涉密网端(300)的物理隔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涉密网编码模块(101)采用标准RS232串口通信协议,配置接口采用9针D型串口,包含2号接收“RXD”,3号发送“TXD”,5号逻辑接地“SGN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码输出模块(301)的输出形式包括声光警报和信息发送,其中声光报警采用二线制报警器,声压值大于70dB,信息发送通过外置式短信发送平台,接口模式为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件,编码格式为UTF-8,内容结构为<Message>信息编码内容</message>。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机结合的异网信号报警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初始状态下,涉密网端(100)和传输控制台(200)连接,非涉密网端(300)与传输控制台(200)断开;
设待传输的警报信息为R,待传输的警报信息R经涉密网编码模块(101)编码后得到警报信息的编码数据S,编码数据S传输至传输控制台(200);
通过身份认证模块(201)登录,人工判定接收到的编码数据S的合法性,通过信息过滤模块(202)过滤掉编码数据S中不允许跨网传输的信息Sn,并将编码数据S中允许跨网传输的信息Sy打包后,发送允许传输的控制信号至
传输切换模块(203);
传输切换模块(203)接收到允许传输的控制信号后,在初始状态下接收允许跨网传输的信息Sy,接收完毕后,涉密网端(100)和传输控制台(200)断开,非涉密网端(300)与传输控制台(200)连接,将接收到的允许跨网传输的信息Sy发送至非涉密网端(300),发送完毕后,涉密网端(100)、传输控制台(200)和非涉密网端(300)的连接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
4)解码输出模块(301)对接收到的允许跨网传输的信息Sy进行解码,输出警报信息的代码T,字典模块(302)将代码T与字典库进行匹配,将代码T转换成允许传输的警报信息R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珊,未经徐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05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