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136.4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慧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A01G3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温室 大棚 水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棚内的水培结构多为混凝土制作,其为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建造费时费力。
或者,为pvc管道构成的立体水培结构,其为一次性使用,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并且建造费时费力。在使用过程中,管道极易堵塞,日光条件下管道内液体温度不易控制,导致不能用于高效大规模生产,并且维护与管理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模块化建造,使用方便,可多次重复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温室大棚内的水培池,其中一个水培池下端挖设有营养液池,所述营养液池通过一抽液泵和多个输液管分别与各所述水培池连通,所述水培池上设置有溢流装置,各所述溢流装置通过回液管连通至营养液池;各所述水培池均包括底板、围绕所述底板设置的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长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侧板密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池的一侧板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间隙配合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被侧板隔开的两部分上套装有弹性的限位圈。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装置为可调节水位式溢流装置,该溢流装置包括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溢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水培池的一侧板上,所述溢流装置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一端穿过侧板上的出液口后延伸至水培池外侧,所述出液管位于水培池内一端垂直连接第一螺纹连接件下端,所述第一螺纹连接件上端螺旋连接溢流调节管下端,所述溢流调节管上端为溢流进口,通过螺纹连接调节溢流调节管的高度以调节所述水培池内水位;所述出液管与所述出液口之间配合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长侧板上端设置有多个相对设置的凹槽,各所述支撑杆架设于相对的凹槽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池内设置有防漏水塑料膜。
进一步的,所述长侧板为单一长板或多个板连接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外侧壁设置有保温层,以便于将营养液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在大棚内模块化设置多个水培池,水培池为快捷式组装结构,方便拆卸和安装,方便多次重复使用,尤其是移棚换棚时模块化组装的水培池安装和拆装军快捷方便,并且利于棚内整洁度;
该模块化的水培池利于安装,可重复利用;
不存在管道堵塞问题,利于日常维护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营养液温度容易控制在适宜范围;
可用于高效大规模生产;
可用于多层次立体水培规模化生产,利于开发与其配套的全新自动化种植与采收设备,实现农业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水培池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水培池;101-底板;102-长侧板;103-短侧板;2-进液管;3-出液管;4-输液管;5-回液管;6-溢流装置;601-第一螺纹件;602-溢流调节管;7-限位圈;8-营养液池;9-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模块化的温室大棚水培结构,包括多个设置于温室大棚内的水培池1,其中一个水培池1下端挖设有营养液池8,所述营养液池8通过一抽液泵和多个输液管4分别与各所述水培池1连通,所述水培池1上设置有溢流装置6,各所述溢流装置6通过回液管5连通至营养液池8内的生化过滤器,过滤后回流至营养液池8;各所述水培池1均包括底板101、围绕所述底板101设置的两个长侧板102和两个短侧板103,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个长侧板101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杆9。
所述底板101与所述侧板密封固定连接,通过密封垫和螺栓组件固定密封。
所述水培池1的一侧板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内间隙配合有进液管2,所述进液管2上被侧板隔开的两部分上套装有弹性的限位圈7。所述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2之间的间隙设置有密封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慧,未经李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