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设备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1293.5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廖青云;谢挺;李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38 | 分类号: | B28B21/38;B28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9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涂 载重小车 混凝土配重管 定位带 小车 轨道终端 加工设备 喷涂系统 直线轨道 定位器 断路控制器 协调控制器 工作效率 可调节杆 控制器 涂覆 钢管 喷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小车定位带的喷涂直线轨道、第一喷涂载重小车、第二喷涂载重小车、断路控制器、协调控制器、喷涂系统,以及与喷涂系统相连的喷涂控制器;所述第一喷涂载重小车与第二喷涂载重小车依次设于小车定位带上,该小车定位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的第一轨道终端定位器和第二轨道终端定位器。本发明通过在喷涂直线轨道的上设置两辆通过可调节杆式连接的喷涂载重小车,可以实现在其中一辆喷涂载重小车进行喷射的同时,另一辆喷涂载重小车可同步进行上下管操作,进而使钢管的涂覆工作效率提升至少1倍以上。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工艺,主要为喷射法,但是每次只能将单根钢管放在配重小车上进行混凝土喷射。喷射前需要上管,喷射后需要下管,中途都需要长时间等待,生产效率非常低。
另外,因为混凝土搅拌后只有半个小时的适用期,如果配重小车发生故障,已经搅拌而没有喷射的混凝土只能报废,浪费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设备,通过在喷涂直线轨道的上设置两辆通过可调节杆式连接的喷涂载重小车,以实现在其中一辆喷涂载重小车进行喷射的同时,另一辆喷涂载重小车可同步进行上下管操作,进而使钢管的涂覆工作效率提升至少1倍以上。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小车定位带的喷涂直线轨道、第一喷涂载重小车、第二喷涂载重小车、断路控制器、协调控制器、喷涂系统,以及与喷涂系统相连的喷涂控制器;所述第一喷涂载重小车与第二喷涂载重小车依次设于小车定位带上,该小车定位带的两端分别设有的第一轨道终端定位器和第二轨道终端定位器,所述第一喷涂载重小车上设有与第一轨道终端定位器相连的第一定位控制器,所述第二喷涂载重小车上设有与第二轨道终端定位器相连的第二定位控制器;所述断路控制器、协调控制器均同时与第一喷涂载重小车、第二喷涂载重小车相连。
一种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工艺,如上所述的加工设备对钢管进行混凝土喷射作业。
所述的海底用混凝土配重管的加工工艺具体包括:
1)第二喷涂载重小车在上管的同时,对第一喷涂载重小车上的钢管进行喷射的步骤;
2)第一喷涂载重小车上的钢管喷射完成后移向下管区,同时,对第二喷涂载重小车上的钢管联动开始喷射的步骤;
3)第二喷涂载重小车上的钢管完成喷射并检查配重层质量;同时,第一喷涂载重小车同步下管和上管;
4)第二喷涂载重小车反方向移向下管区;同时,第一喷涂载重小车联动开始喷射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在喷涂直线轨道的上设置两辆通过可调节杆式连接的喷涂载重小车,可以实现在其中一辆喷涂载重小车进行喷射的同时,另一辆喷涂载重小车可同步进行上下管操作,进而使钢管的涂覆工作效率提升至少1倍以上。另外,断路控制器能够对单个喷涂载重小车进行控制,防止某一辆喷涂载重小车突发故障而导致整体停机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应用效果图图。
图中:1-第一喷涂载重小车,2-第二喷涂载重小车,3-喷涂系统,4-小车定位带,5-第一轨道终端定位器,6-第二轨道终端定位器,7-第一定位控制器,8-第二定位控制器,9-待喷涂防腐管的进管区域和方向,10-已喷涂配重管的出管区域和方向,11-喷涂直线轨道,12-协调控制器,13-断路控制器,14-喷涂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海隆管道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2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砖生产用模具自动填料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短管及其龙骨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