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1472.9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涛;林长浩;谢秋亭;廖新荣;陈鸿鑫;赵淑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47/7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515300 广东省揭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识别 系统 组合式 传送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气动折盖封箱机和边角式全自动封箱机,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安装有分箱装置,所述分箱装置上安装有纸箱扫描装置,所述分箱装置内安装有多个第四传送装置,且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气动折盖封箱机、边角式全自动封箱机、纸箱扫描装置、分箱装置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本发明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具备自动识别系统,可对物料进行智能扫描及分送,且便于调节及相互连接,可节省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带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
背景技术
17世纪中,美国开始应用架空索道传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传送带输送机相继出现。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皮带式传送带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涨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涨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传送带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具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输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没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构成和特点:没有牵引件的传送带设备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用来输送物料的工作构件亦不相同。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工作构件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或利用介质在管道中的流动使物料向前输送。例如,辊子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一系列辊子,辊子作旋转运动以输送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螺旋,螺旋在料槽中作旋转运动以沿料槽推送物料;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料槽,料槽作往复运动以输送置于其中的物料等。
但现有的传送带传送方式单一,不便于调节及相互连接,且不具备智能识别系统,从而不便于将物料分开传送,且相邻的两个输送带传送机构不便于组合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送方式单一,不便于调节及相互连接,且不具备智能识别系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识别系统的组合式传送带,包括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气动折盖封箱机和边角式全自动封箱机,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安装有分箱装置,所述分箱装置上安装有纸箱扫描装置,所述分箱装置内安装有多个第四传送装置,且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气动折盖封箱机、边角式全自动封箱机、纸箱扫描装置、分箱装置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两端均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上安装固定装置,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接块通过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由多个输送带传送机构构成,所述输送带传送机构的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相邻的所述输送带传送机构通过卡合装置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三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的底端均通过膨胀螺栓安装有三角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1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高度自动化的铝盖下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