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衬底、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2031.0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郝茂盛;袁根如;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芯元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20 | 分类号: | H01L33/2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1209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延缓冲层 凸起结构 衬底 半导体器件结构 复合 生长 制备 干法刻蚀工艺 图形化保护层 半导体介质 衬底上表面 周期性间隔 工艺窗口 刻蚀气体 外延生长 聚合物 保护层 工艺化 上表面 外延层 量产 膜层 污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衬底、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衬底包括:生长衬底;外延缓冲层,位于所述生长衬底上表面;凸起结构,呈周期性间隔分布于所述外延缓冲层上表面;所述凸起结构为半导体介质膜层;图形化保护层,位于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外延缓冲层之间,且位于所述凸起结构的正下方。本发明的保护层起到对外延缓冲层保护的作用,使得外延缓冲层不会受到干法刻蚀工艺中刻蚀气体或聚合物的污染,使得在外延缓冲层表面再次外延生长外延层更加容易,生长工艺窗口更大,可工艺化量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衬底、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照明作为新型高效固体光源,具有寿命长、节能、环保、安全等优点,其应用领域正在迅速扩大。尤其近几年,随着研发力度的加大和资金的投入,LED发光效率和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LED更是得到深入的应用。
LED产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一致认为生长衬底技术是GaN基材料及器件的核心。目前主流的衬底技术路线是蓝宝石技术路线、Si衬底技术路线、SiC衬底技术路线、GaN同质衬底技术,以及最新突破的复合衬底技术路线,几种技术中以蓝宝石技术路线最为成熟,且几种技术路线中各有优劣和有些还存在技术难点,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LED发光效率和品质。
最新的图形衬底有以下几种:1、在蓝宝石衬底表面或其他常规衬底表面制作SiO2膜层结构的微观图形;2、在蓝宝石衬底表面或其他常规衬底表面制作DBR膜层结构的微观图形;3、首先在生长衬底上面沉积外延缓冲层,之后在缓冲层上制作SiO2、Si3N4或DBR膜层结构的微观图形。1、2两种方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后续外延生长困难,如果低温生长的话,SiO2膜层或DBR膜层表面会沉积多晶,外延晶体质量差,如果高温生长的话,蓝宝石衬底表面沉积不了GaN或多晶,这样导致外延生长工艺条件及其苛刻,没法量产。第3种方法也有些难度:首先是SiO2膜层结构微观图形的制作,如果用湿法刻蚀SiO2图形,其图形尺寸会受到限制,只能做大,不能做小,否则不能够批量生产;更别说做到纳米级;如果用干法刻蚀SiO2图形,缓冲层的表面会受到刻蚀气体的污染,造成后续外延生长困难,甚至沉积不了,条件苛刻,外延层晶体质量也提高不大,其次是单纯的SiO2膜层结构对光的反射效果有限,对亮度提升有限。上述各方案中均由于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实现量产。
对于LED更高应用的要求,衬底技术还需提升和挖掘。因此,不断的挖掘衬底技术来有效提高GaN基外延层及LED外延结构晶体质量,改善LED各项性能指标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衬底、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GaN基外延层及LED外延结构存在的晶体质量不高,各向性能指标有待改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生长衬底;
2)在所述生长衬底上表面形成外延缓冲层;
3)在所述外延缓冲层上表面形成保护层;
4)在所述保护层上表面形成半导体介质膜层;
5)采用光刻及干法刻蚀工艺将所述半导体介质膜层图形化,以在所述保护层上表面形成周期性间隔分布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之间暴露出部分所述保护层;
6)采用湿法刻蚀工艺将所述保护层图形化,以去除暴露的所述保护层。
作为本发明的复合衬底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层包括金属层或/和金属氧化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芯元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芯元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20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