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花鼓筒轴组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3961.8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游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6 | 分类号: | B60B27/06;B60B27/0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311 | 代理人: | 尤天珍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花鼓 筒轴组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花鼓,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花鼓筒轴组设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统轴后花鼓,其花鼓外壳和棘轮组插接的同时,二者共同形成棘轮棘爪机构,一般在花鼓外壳一端内侧形成棘轮机构,在棘轮组一端外侧形成棘爪结构,然后通过两个培林实现花鼓外壳一端和棘轮组一端的连接定位,然后在同一两个培林实现车心与花鼓外壳另一端与车心以及棘轮组另一端与车心的的连接定位,该种结构由于棘轮棘爪机构由花鼓外壳和棘轮组共同组成,其必须采用4个培林进行定位,单价成本高、加工费时,零件要求精度较高,且组装时由于单个零件多,耗费时间,还容易出错,自行车骑乘时,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花鼓筒轴组设结构,该自行车花鼓筒轴组设结构只需两个培林,成本低,组装方便。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花鼓筒轴组设结构,包括花鼓外壳、棘轮组、车心和车心连接件,所述棘轮组包括棘轮中子和棘轮套筒,所述棘轮中子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棘轮套筒内侧,棘轮中子外侧壁和棘轮套筒内侧壁之间形成棘轮棘齿结构,所述棘轮组的棘轮中子一端伸出棘轮套筒外侧并能够拆卸的固定插设于花鼓一端内侧,车心能够转动的插设于棘轮组的棘轮中子和花鼓外壳的内侧,车心连接件能够将车心与花鼓外壳以及棘轮组轴向止动定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花鼓外壳一端内侧壁上形成一端内凸环,棘轮组的棘轮套筒紧抵花鼓外壳一端表面上,棘轮组的棘轮中子圆周方向止动的插设于花鼓外壳一端内侧,棘轮组的棘轮中子一端上能够拆卸的固定设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紧抵花鼓外壳一端内侧的内凸环朝向花鼓外壳另一端的表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轮组的棘轮中子一端设有外螺纹,连接件为与棘轮中子一端外螺纹螺接的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轮组的棘轮中子一端形成一段外径收缩结构,外螺纹设于其直径收缩结构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棘轮组的棘轮中子圆周方向止动的插设于花鼓外壳一端内侧的结构为:所述花鼓外壳一端内侧表面和棘轮中子外侧表面上分别设有匹配的键与键槽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花鼓外壳一端内侧形成T形台阶孔,棘轮组的棘轮中子圆周外侧壁上形成有直径外扩的止挡面,棘轮中子所述止挡面和棘轮套筒端面分别紧抵花鼓外壳一端内侧的T形孔两级台阶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心连接件为与车心两端固定连接的止挡件和安装于车心两端外侧的培林,所述花鼓外壳另一端内侧形成直径外扩结构,棘轮组背向花鼓外壳一端内侧也形成直径外扩结构,两个培林分别插设于花鼓外壳的直径外扩结构和棘轮组的直径外扩结构内,且两个培林一端分别紧抵花鼓外壳直径外扩结构形成的台阶面上以及棘轮组直径外扩结构的台阶面上,两个止挡件分别紧抵两端培林另一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件包括与车心两端螺接的紧固螺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件还包括华司和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与车心;两端螺接,华司紧密夹设于防松螺母和紧固螺母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止挡件圆周外侧壁上还设有径向外凸台阶,止挡件圆周外侧紧密套设有油封,油封夹设于培林和止挡件圆周外侧面的径向外凸台阶之间,所述油封圆周外侧表面紧抵棘轮组的棘轮套筒内侧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棘轮棘爪机构集成在棘轮组单个零件内,其可以做成一个整体,组装时只需将棘轮组固定在花鼓外壳一端即可,无需再进行棘轮和棘爪的匹配,组装方便,花鼓外壳和棘轮组连接处无需采用培林进行定位,节省了两个培林,且对花鼓外壳和棘轮组连接处加工进度要求低,大大降低了整体成本,组装时将棘轮组直接插在花鼓外壳一端并固定连接,然后装上车心即可,组装方便、快速,由于棘轮组为一体结构,组装时无需在进行棘轮棘爪的组装,避免了组装出错和组装误差,提高了棘轮组使用性能,降低了自行车花鼓使用故障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39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视窗的立式搅拌机
- 下一篇:一种环保改性沥青预混分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