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336.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0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信丰学;蒋羽佳;姜岷;陆家声;董维亮;章文明;方艳;马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9/00 | 分类号: | C12P39/00;C12P7/16;C12R1/01;C12R1/145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热解糖 高温 厌氧菌 丙酮 丁醇 梭菌共 培养 发酵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活化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接种到含有木聚糖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2)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当热解糖高温厌氧菌M5培养了60h时加入丙酮丁醇梭菌菌泥,丁醇产量最高,达到8.34g/L,这也是目前利用木聚糖为唯一碳源时共培养得到的最高丁醇产量。该方法降低了工业生产丁醇的成本,同时解决了热解糖高温厌氧菌能利用半纤维素却丁醇产量低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领域,涉及丁醇发酵,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燃料,丁醇具有能量密度大、对水的稳定性高、可直接用于内燃机、运输方便等优点,在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丁醇作为燃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丁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乙醛缩合法、丙烯羰基合成法和发酵法等。随着石油价格飞涨和资源加速枯竭,发酵法生产丁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逐渐成为生物能源的研究热点之一。
传统的发酵法生产丁醇主要以粮食或其它淀粉质农副产品为原料,经水解得到发酵液,然后在发酵菌的作用下得到丁醇,菌株大都为溶剂梭菌,如拜式梭菌、丙酮丁醇梭菌等。由于其不能利用木质纤维素为碳源,其生产成本大大提高,不利于工业生产。谷物秸秆中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中半纤维素的主要组分为木聚糖,能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生产丁醇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还可以变废为宝。
嗜热厌氧杆菌是目前报道的唯一可以通过一体化生物加工工程直接利用半纤维素生产生物丁醇的嗜热型野生菌株,但是其丁醇产量较低,报道产量一般低于0.1g/L。CN106995790A公开了一株能够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为碳源生产丁醇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株M5(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丁醇产量最高为1.32g/L,但其丁醇产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而溶剂梭菌如丙酮丁醇梭菌是传统的产溶剂梭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呈两端圆形短杆状,有鞭毛,可运动,其丁醇产量较高,一般可达到10g/L左右,但是其只能利用单糖作为碳源,如葡萄糖,木糖等,成本较高,大大影响了其工业生产。目前对利用木质纤维素为原料进行共培养的报道较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传统丁醇发酵方法以粮食或其他淀粉质副产品为原料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丙酮丁醇梭菌共培养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活化的热解糖高温厌氧菌接种到含有木聚糖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得到发酵液;
(2)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
步骤(1)所述发酵液中木聚糖酶的酶活达到0.3-0.8U/mL时,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此时发酵液中有一定量木糖,且木聚糖酶和木二糖酶的活性最高,能够连续降解木聚糖为木糖,而丙酮丁醇梭菌可以利用降解得到的木糖生产丁醇。接种时间过早,木聚糖酶的酶活较低,不利用后续木聚糖的降解;接种时间过晚,则会导致菌株M5培养时间过长,木聚糖酶和木二糖酶分泌量减少,而先前分泌出的酶在55℃下的酶活下降,从而导致酶系的酶活下降,且部分降解得到的木糖也被菌株M5利用,从而减少了丙酮丁醇梭菌的碳流量,最终导致丁醇产量降低。因此,丙酮丁醇梭菌的接种时间是共培养发酵丁极为关键的步骤。
优选地,步骤(1)所述发酵液中木聚糖酶的酶活达到0.5-0.6U/mL时,将活化的丙酮丁醇梭菌接种到步骤(1)得到的发酵液中发酵生产丁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修路用的水泥平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