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多孔生物质碳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423.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3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李纯;于开锋;曹兴刚;王中书;邹康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48 | 分类号: | C01B32/348;C01B32/324;H01M4/6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生启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生物质碳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所述多孔生物质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秸秆与氯化钙溶液混合后静置12小时~24小时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秸秆与所述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钙的质量比为1:1.5~1:3;
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后在300℃~350℃下低温碳化处理2小时~3小时得到低温碳化物;
将所述低温碳化物加热至500℃~700℃进行高温活化处理1小时~3小时得到预产物;及
将所述预产物使用无机强酸浸泡12小时~24小时,所述预产物与所述无机强酸固液比为1g:10mL~1g:20mL,再用70℃~80℃的水洗涤至中性得到多孔生物质碳;所述多孔生物质碳的孔隙率为61%~70%,所述多孔生物质碳的比表面积为237.2m2/g~370.6m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为粉末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强酸选自盐酸、硫酸及硝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强酸的浓度为2mol/L~6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产物使用无机强酸浸泡的时长为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混合物进行干燥处理后在300℃~350℃下低温碳化处理2小时~3小时得到低温碳化物的步骤中,将所述混合物在60℃~70℃下烘干进行干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预产物使用无机强酸浸泡12小时~24小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使用水洗涤所述预产物,得到回收氯化钙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多孔生物质碳干燥后研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孔生物质碳在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孔生物质碳进行研磨直至多孔生物质碳的粒径为800微米~900微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大学;深圳市朗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42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螺旋式喷漆设备
- 下一篇:一种输出电压可调的高压启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