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拔式触发回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5443.X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施文泰;张建凯;陈新;王智勇;杜道忠;高志婷;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黄晶晶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区戚墅堰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拔式 触发 回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发回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插拔式触发回路装置,属于高压、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断路器是构建多端柔性直流系统的核心装备,且其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其中高速机械开关是高压直流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速机械开关的分断时间直接决定了整个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间,而触发回路为高速机械开关的分合机构提供所需的脉冲电流,其可靠性是确保高速机械开关成功分合闸的关键。
高压直流断路器通常由多层阀塔构成,每层空间非常有限,且触发回路装置往往装于十几米的高空阀塔上,人工在阀塔上检修和维护相当困难。在已有技术中的触发回路装置包括一个整体机壳,所有的零部件均安装在该机壳内,若要进行检修和维护,需要整体吊装下来进行检测,不仅不方便,而且工作效率低,为确保电气安全距离且后期便于检修,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而又运行可靠,以及便于后期维护的触发回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拔式触发回路装置,它不仅内部结构紧凑,电气布局合理,而且提高了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和运行可靠性,同时插拔式结构降低了高处吊装的难度,提高了后期检修与维护的可操作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拔式触发回路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固定框架、供电回路、充放电触发回路、导向销、移动框架、电源板卡、控制板卡、导轨、支撑梁、固定框架屏蔽罩和移动框架屏蔽罩;
所述支撑梁有两根,且两根支撑梁上分别设有导轨,所述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相对布置在两根支撑梁上,且固定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上相应的导轨固定连接,移动框架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梁上相应的导轨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框架屏蔽罩与固定框架固定连接,移动框架屏蔽罩与移动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架的一侧的侧壁设有导向销,且移动框架上的导向销与固定框架的一侧插拔配合;
所述充放电触发回路和供电回路分别与输入电源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且控制板卡与电源板卡电连接,所述供电回路、电源板卡和控制板卡均安装在移动框架内,且电源板卡与控制板卡并排布置,且控制板卡与供电回路呈上下分开布置;
所述充放电触发回路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储能电容,所述储能电容设在固定框架内,静触头安装在固定框架的一侧,且静触头与储能电容电连接,所述动触头安装在移动框架一侧的侧壁上,且动触头与输入电源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动触头能与静触头吸合或分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整流二极管和支撑电容,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同时与输入电源和充放电触发回路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支撑电容与电源板卡并联连接,且支撑电容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整流二极管的另一端与输入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放电触发回路还包括第二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晶闸管、续流二极管和机械开关,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同时与输入电源和供电回路相应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一端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另一端同时与晶闸管的一端和动触头的一端和电连接,所述晶闸管的另一端同时与机械开关的一端和续流二极管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动触头的另一端同时与机械开关的另一端和续流二极管的另一端以及输入电源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框架内设有绝缘梁,所述续流二极管和晶闸管均安装在绝缘梁上,且续流二极管位于晶闸管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电阻、第二整流二极管和机械开关均设在移动框架内的底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框架的一侧设有移动侧导向面板,且导向销固定在移动侧导向面板上,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有固定侧导向面板,且导向销与固定框架一侧的固定侧导向面板插拔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侧导向面板上设有静触头定位块,且静触头安装在静触头定位块上,所述移动侧导向面板上设有动触头定位块,且动触头安装在动触头定位块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触指,所述触指与静触头固定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框架另一侧的外壁上设有拉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滚轮与支撑梁上相应的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移动框架的底部设有与其互为一体或固定连接的翻边,所述翻边设有限位孔,且限位孔内的限位螺钉与导轨连接;所述移动框架的顶部设有吊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5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空心桩清淤的装置及清淤方法
- 下一篇:一种边坡的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