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或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6142.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司会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0;A61P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 代理人: | 李静雅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中药组合物 治疗 预防 无毒副作用 薄荷 清热生津 食用方便 茶壶 白茅根 代茶饮 五味药 重量份 桑叶 竹叶 病机 放入 风热 煎煮 洗净 菊花 疏散 开水 配方 食用 并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或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桑叶5‑10份、菊花5‑10份、竹叶20‑40份、白茅根20‑40份、薄荷1‑5份。食用时将上述五味药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15min,或煎煮5‑8min,代茶饮。本发明的预防或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针对风、温、热、毒的基本病机,疏、散、清、生并用,共奏疏散风热、清热生津之功,本发明的预防或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原料广泛易得,食用方便,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或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URTI) 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本病不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而且还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防治。本病全年皆可发病,以冬春季节为高发期,其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为散发,但可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的类型较多,人体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较弱且短暂,并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在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当有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可迅速增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罹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 ( 甲、乙、丙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孢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部分患者还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等,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现代病毒学与临床免疫学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机理主要是:1、病毒侵入呼吸道、繁殖并直接损伤呼吸道器官,病毒对机体的侵袭引起细胞损伤而释放的毒性物质引起炎性反应;2、病毒入侵引起的免疫反应以及细胞因子引起的病理过程。3、以上病理变化通过引发体内嗜中性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炎症反应使细胞再循环增加,这些炎症细胞分泌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 等引起发热。此外,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前列腺素E2、下丘脑腺酸环化酶(AC)及磷酸二脂酶(PDE)活性均与体温升高有关。
在祖国医学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于“伤风感冒”、“外感发热”范畴。其病机是指外邪侵入人体,正气抗邪,正邪交争所发生的热性病证的病机过程,因此是否发病取决于邪正相争的形势。中医现代文献研究中,张京安等认为外感热病据其病因分为六淫病和疫毒病两类,六淫病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异常变化而致病,据其感邪的方式和发病的方式又有六气正病(伤寒、温病、暑病、湿病、燥病、风病)和六气变病(湿疫、寒疫);疫毒病,指相互传染的、急骤、危重凶险的疾病。李继明等认为外感病因包括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病原因素、饮食与生活起居因素、神经心理因素及毒、瘴、蛊,甚至还包括了“胎毒”等。现代医学对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多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对症治疗可选用解热镇痛及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复合剂如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双酚伪麻片类等药物;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经验用药常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珍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6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