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012.7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东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65 | 分类号: | A23L3/365;B01D29/03;B01D29/5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微波 解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包括外框,外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框,并且内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内框左侧的底部贯穿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底端连通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底部与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框,并且外框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加热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涉及解冻机技术领域。该食品微波解冻机,达到了对食品进行微波解冻的目的,便于人们的使用,提高了解冻的速度,减少了时间的浪费,便于控制挡板的开合,防止解冻过程中外部环境影响食品,保证食品的卫生,避免直接排除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装置更加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
背景技术
冷冻食品分为冷却食品和冻结食品,冷冻食品易保藏,广泛用于肉、禽、水产、乳、蛋、蔬菜和水果等易腐食品的生产、运输和贮藏;营养、方便、卫生、经济;市场需求量大,一般可以将食品划分为内源性物质成分和外源性物质成分两大部分。其中,内源性物质成分是食品本身所具有的成分,而外源性物质成分则是食品从加工到摄食全过程中人为添加的或混入的其他成分。根据食品成分的含量,也可以将食品的成分大致分为八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亦称碳水化合物)、无机质(亦称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素(统称纤维素)和甲壳素等,食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有两大方面,即营养功能和感官功能,有的食品还具有调节作用。
为了对食品进行保鲜,往往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食品进行冷冻,在实地使用时需要对食品进行解冻,目前主要依靠静置解冻,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解冻机,在排出污水的过程中没有净化装置,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解决了依靠静置解冻,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解冻机,在排出污水的过程中没有净化装置,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并且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内框,并且内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内框左侧的底部贯穿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底端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底部与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框,并且外框内壁的顶部且位于加热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框,所述抽水泵的右侧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右端贯穿加热框且延伸至加热框的内部,所述加热框的右侧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右端贯穿过滤框且延伸至过滤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一侧与内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并且第一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顶部啮合有齿杆,所述齿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依次贯穿移动框和内框且延伸至内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箱门。
优选的,所述外框内壁的一侧固定来你家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的底部与挡板的顶部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框内壁的两侧均固定来你家有微波仪,所述内框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漏网,所述漏网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震动器。
优选的,所述内框的底部固定来你家有加热器,并且加热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的一侧贯穿加热框且延伸至加热框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微波解冻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东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市东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0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