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光模组透镜及其构成的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031.X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1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刘龙辉;林徐磊;潘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奥浦迪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 模组 透镜 及其 构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透镜,包括呈圆形的底面、环绕所述的底面的侧面、以及沿所述的侧面向上延伸的出光面,所述的底面的中心向上凹陷形成椭球形入光面,所述的出光面覆盖于所述的底面上方,所述的出光面的中心向下朝向入光面凹陷并且与入光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入光面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环形槽线,所述的环形槽线沿入光面的高度方向分布。本发明的环形槽线将在槽线处入射的光线局部向内收拢,从而打乱原有光线分布方式,消除了原有的规律性分布而形成的暗环,保证整体上的光强分布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显示领域、照明领域、灯箱广告牌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尺寸液晶电视技术的发展,液晶电视的背光源需要大量的LED排布成阵列对液晶面板进行照明,每颗LED芯片前设置有一个透镜,通过透镜对从LED出来的光进行二次配光,以减少背光模组厚度及LED的使用量,同时满足液晶的背光源对辉度及均一性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LED透镜,由于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存在配合不连续性,导致其出射光斑均有一定的暗环效应(参见附图1所示),即环绕中心区域存在多个暗环,另外,为降低成本,窄版PCB板成为主流,当PCB板材宽度小于透镜地面直径时,透镜底面出射的光将有部分无法返回透镜,导致光斑中心暗斑问题,如何消除这种暗环或中心暗斑使得照射区域内光强分布均匀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消除暗环或中心暗斑效应的背光模组透镜。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透镜,包括呈圆形的底面、环绕所述的底面的侧面、以及沿所述的侧面向上延伸的出光面,所述的底面的中心向上凹陷形成椭球形入光面,所述的出光面覆盖于所述的底面上方,所述的出光面的中心向下朝向入光面凹陷并且与入光面的中心点位于同一中心线上,所述的入光面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环形槽线,所述的环形槽线沿入光面的高度方向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出光面的中心朝向所述的入光面凹陷以使在中心点附近区域的入射光线达到全反射条件,所述的出光面的其余部分区域的入射光线达到折射出射条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出光面整体朝向所述的入光面凹陷,所述的中心点附近区域的入射光线达到全反射条件,所述的中心点附近区域的外围具有第一周边区域,所述的第一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线主要达到折射出射条件、次要达到全反射条件,所述的第一周边区域的外围具有第二周边区域,所述的第二周边区域的入射光线主要达到全反射条件、次要达到折射出射条件,所述的出光面的其余部分区域的入射光线达到全反射条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环形槽线呈向上盘旋的螺旋线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各个所述的环形槽线的间距自下向上逐渐减小。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环形槽线设置于入光面的1/3至2/3高度之间位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入光面上的各个所述的环形槽线之间设置有纳米级别颗粒涂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底面上形成有网格状纹理。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出光面上涂覆有镀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复数个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透镜排布成阵列,每个背光模组透镜的入光面处设置有LED光源。
本发明的环形槽线将在槽线处入射的光线局部向内收拢,从而打乱原有光线分布方式,消除了原有的规律性分布而形成的暗环,保证整体上的光强分布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1描述了暗环效应;
附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透镜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背光模组透镜的主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奥浦迪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奥浦迪克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侧入式场序显示器及其背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