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及其结合涂层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7065.9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曾宇平;姚冬旭;王锋;左开慧;夏咏锋;尹金伟;梁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8/06;C04B35/584;C04B35/6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路 管用 氮化 梯度 多孔 毛细芯 及其 结合 涂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氮化硅毛细芯,以及包覆于所述初级氮化硅毛细芯外表面的至少一层氮化硅小孔层,且氮化硅小孔层和初级氮化硅毛细芯之间具有相互连通的开孔结构,所述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兼具大的毛细抽吸力和高的渗透率;所述初级氮化硅毛细芯的孔隙率为60~90%、孔径为10~200微米,所述氮化硅小孔层的孔隙率为40~60%、孔径为0.1~1微米;
所述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氮化硅粉体、烧结助剂、凝胶剂、造孔剂加入到水中,球磨混合后,得到浆料,所述氮化硅粉体、烧结助剂、凝胶剂、造孔剂与水的质量比为100:(0.5~10):(0.1~5):(0~20):(20~300),
将所得浆料以喷涂或涂覆的形式沉积在所述初级氮化硅毛细芯的表面,所述喷涂的参数包括:喷头直径为 0.8 ~ 1.8mm 、压力为 0.2 ~ 0.8MPa 、喷枪与初级毛细芯的距离为 150 ~ 300mm ; 再经固化、干燥、在1650~1850℃烧结1~4小时、加工,得到所述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小孔层的厚度为0.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的外形为圆柱形状、碟状、板状或者平椭圆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为在25~60℃下固化6~12小时;所述干燥为在80~150℃下干燥2~6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为为先以2~20℃/分钟升温至800~1100℃,再以2~10℃/分钟升温至1680~1850℃后煅烧1~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采用发泡法、浇注法或冷冻干燥法制备所述初级氮化硅毛细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环路热管用氮化硅梯度多孔毛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为机械加工,加工精度为圆度10~100μm,直线度10~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0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