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87901.3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2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楠;宋琦;朱金波;朱宏政;徐文玉;邵善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26 | 分类号: | B04C5/26;B04C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粒级 矿物 分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物分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煤炭开采程度的加大以及机械化采煤技术的发展,煤泥性质不断恶化,原煤中细粒含量越来越大,遇水浸泡易泥化的黏土类矿物含量不断增多,易造成浮选药剂消耗量大、浮选精煤灰分高、压滤量集中等问题。研究表明浮选的最佳粒度范围为0.25-0.045mm,因此,有必要对煤泥水进行预先分级,并对各粒级分别处理。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分级设备为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是利用回旋流进行分级的设备,作用于旋流器内矿粒上的离心力与矿粒的质量成正比,因而在矿粒密度接近时便可按粒度大小分级,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处理量大等优点。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水力旋流器只有粗粒级颗粒和细粒级颗粒两种产品,即两个级别,这远不能满足生产中对多个粒级的物料进行分选的需求;而采用多个旋流器并联的方式虽然满足了生产要求,但存在占地面积大,能耗高等缺陷。因此,如何研制一种可以同时分选多个粒级产品的分级设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用于解决实际生产中对固体颗粒分级时,存在的分级效率低,不能对多个粒级物料进行同时分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包括多个同心设置的,圆筒状的旋流柱,最顶层旋流柱外壁设有进料口,顶部设有溢流管;最底层的旋流柱下接有圆锥状的尾流锥;旋流柱的直径自高到低逐渐降低,在各个旋流柱相接处设有竖直向上的分离板,分离板将旋流柱分为出流区域和入流区域;出流区域和尾流锥底部均设有排料口。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沿最顶层旋流柱外壁切线方向与旋流柱相接。
优选的,所述的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与最顶层旋流柱顶部相接处设置有朝向旋流柱内部的喇叭状的圆台形挡板。
优选的,所述的旋流柱自上而下起,各级旋流柱高度逐渐降低。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圆台形挡板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且与最顶层旋流柱顶部夹角为65°~75°,其高度约到自上而下起第二层旋流柱中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矿粒密度接近时满足“粒度越大,质量越大”的规律,而颗粒的离心力计算如下:
式中:Fa—颗粒的离心力,N;
m—颗粒的质量,kg;
vτ—回旋运动的切向速度,m/s;
r—回旋半径,m。
本发明设有多个半径不同的旋流柱,最顶部是直径最大的旋流柱,入料经过此旋流柱时发生离心分离过程,粗粒沿边壁通过该旋流柱的排料口流出,其余部分进入下一级旋流柱,此时离心分离过程同样发生,分级物料粒度变细,但旋流柱直径变小,由公式(1)可知,离心力依然存在,从而继续对物料进行分级,以达到同时对物料进行多粒度分级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将各级旋流柱同心设置,可以显著减小占地面积,降低运营成本。
(3)本发明在顶部溢流管下设有圆台形挡板,一方面阻止入料影响溢流产品上升溢出,另一方面控制旋流柱内流场平稳,为颗粒分级创造良好的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
10—进料口
20—旋流柱 21—尾流锥 22—分离板23—排料口
24—挡板 25—溢流管 26—出流区域27—入流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图1~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多粒级矿物分级装置包括四个同心设置的,圆筒状的旋流柱20,自最顶层至最底层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旋流柱,最顶层旋流柱20外壁设有进料口10,顶部设有溢流管25;最底层的旋流柱20下接有圆锥状的尾流锥21;旋流柱20的直径自高到低逐渐降低,在各个旋流柱20相接处设有竖直向上的分离板22,分离板22将旋流柱20分为出流区域26和入流区域27;出流区域26和尾流锥21底部均设有排料口23。
如图1,2所示,所述进料口10沿最顶层旋流柱20外壁切线方向与旋流柱20相接,这主要是使物料在进入旋流柱20后形成一个回旋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79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离心机溢流调节机构
- 下一篇:一种出水结构及花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