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测井仪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88463.2 | 申请日: | 201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9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卫一多;杨颋;徐韧;醋云彦;闫麦奎;俞蓓;王珺;代志平;刘枭;郭逸潇;贾桑;马丽;黄河;乔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7/017;E21B17/02;E21B17/16;E21B17/10;H01R13/533;H01R2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井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随钻测井仪连接器,属于随钻测井技术领域,包括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第一扶正器的一端和上承压护帽密封连接,另一端和上调节基座密封连接,母滑环座安装在上调节基座的下端,母滑环安装在母滑环座上;第二扶正器的一端和下承压护帽密封连接,另一端和下调节基座密封连接,公滑环座安装在下调节基座的上端,公滑环安装在公滑环座上;公滑环和母滑环连接。通过第一扶正器和第二扶正器实现居中连接,通过公滑环和母滑环实现直插式的居中连接方式,最终实现随钻测井仪钻铤短节之间的机、电连接,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并且易于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随钻测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随钻测井仪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之后必须进行测井,以便了解地层的含油气情况,随钻测井仪是一种常用的测井仪器,通常随钻测井仪器串包括若干仪器短节,每个仪器短节之间由钻铤螺纹相连接。每个仪器短节都有一个总线接口,用来完成各个测量短节之间的通讯与电源供给。在测井仪器串的安装过程中,由于钻铤螺纹的转动,钻铤之间有相对的周向转动与轴向直线运动。为了保证钻铤螺纹连接过程中总线接口连接的可靠性,需要在短节的端部安装连接器。随钻测井仪器在井下工作的过程中,要承受高温高压与较大的振动冲击,连接器的连接与密封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仪器的使用性能。连接器是随钻测井仪器重要的通用部件。每个测量短节都要用到,对整个测井仪器串的结构与通讯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都至关重要。
目前已有的连接器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侧壁连接器与中心连接器两种。侧壁连接器主要以贝壳的M30为典型代表,在钻铤连接扣的端面通过一根导线实现电的连接,要涉及到特殊的连接扣。中心连接器以APS公司的套筒式伸缩连接器为代表,该套筒式伸缩连接器长度较长,结构较为复杂,维护保养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钻测井仪连接器,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并且易于维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随钻测井仪连接器,包括上连接器和下连接器;
所述上连接器包括上承压护帽、第一扶正器、上调节基座、母滑环座和母滑环,所述第一扶正器的一端和上承压护帽密封连接,另一端和上调节基座密封连接,母滑环座安装在上调节基座的下端,母滑环安装在母滑环座上;
所述下连接器包括下承压护帽、第二扶正器、下调节基座、公滑环座和公滑环,所述第二扶正器的一端和下承压护帽密封连接,另一端和下调节基座密封连接,公滑环座安装在下调节基座的上端,公滑环安装在公滑环座上;
所述公滑环和母滑环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连接器还包括上部钻铤短节,第一扶正器、上调节基座、母滑环座和母滑环位于上部钻铤短节内部,第一扶正器和上部钻铤短节密封连接;
所述下连接器还包括下部钻铤短节,第二扶正器、下调节基座、公滑环座和公滑环位于下部钻铤短节内部,第二扶正器和下部钻铤短节密封连接;
所述上部钻铤短节和下部钻铤短节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部钻铤短节和下部钻铤短节的连接端设置有锥形连接头,下部钻铤短节和上部钻铤短节的连接端设置有锥形孔,锥形孔和锥形连接头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连接器还包括上航空插头座,所述上航空插头座安装在上调节基座靠近第一扶正器的一端,第一扶正器靠近上航空插头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容线孔;
可选的,所述下连接器还包括下航空插头座,所述下航空插头座安装在下节基座靠近第二扶正器的一端,第二扶正器靠近下航空插头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容线孔。
可选的,所述上连接器还包括基座、碟簧组件、滑座和上部承压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88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